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我市举行《焦作文化大典》首发式
加快实施“两山两拳” 做好“沿山沿黄”文章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守好安全生产红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举行《焦作文化大典》首发式
邵丽王小平讲话 徐衣显主持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昨日上午,《焦作文化大典》首发式在市会议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本报讯(记者焦娇)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办“一赛一节”之际,我市又迎来一件大事、喜事,《焦作文化大典》首发式昨日上午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省文联主席邵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出席首发式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主持,《焦作文化大典》编纂委员会学术顾问、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资深研究员王永宽,市领导刘涛、王建修、宫松奇、李民生、葛探宇、牛炎平、杜宇出席首发式。

  据了解,《焦作文化大典》历时7年正式出版发行,是第一套全面梳理与传承焦作厚重历史文化,反映焦作自然、人文、历史等多个层面的文化典籍,内容涵盖人物、文物、经济、哲学、文学艺术、民俗武术等数十个学科,共计10典16卷。

  邵丽代表省文联对《焦作文化大典》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她说,《焦作文化大典》是我省省辖市中第一套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地方文献典籍、传播地域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为其他省辖市文献典籍整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本和典范。希望焦作文艺社科界工作者珍惜成果、再接再厉,积极挖掘焦作、抒写焦作、展示焦作,为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贡献更多力量。

  王小平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对《焦作文化大典》正式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向为编撰出版付出艰辛劳动的参与人员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组织编撰《焦作文化大典》,是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打造焦作标志性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挖掘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在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创作、生产和服务等各个方面,着力创作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提高焦作文化的品牌价值、知名度、美誉度,并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对优秀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奋力开创焦作文化发展新局面。

  徐衣显强调,焦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力挖掘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价值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要以《焦作文化大典》出版发行为契机,进一步深度挖掘焦作特色文化,加强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让厚重的历史文化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加快构筑焦作文化新高地,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会议介绍了《焦作文化大典》编纂出版情况,向有关单位赠送了《焦作文化大典》,并为在《焦作文化大典》编纂出版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