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季节,记者近日走进孟州市赵和镇坡掌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杂草及腰的荒废校园变身为花园式党群服务中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土路,变身为真正的混凝土水泥路;浇地难、浇地贵的陵区耕地,变身为渠畅水丰的全天候水浇良田;102户贫困村民变身为“有项目、有收入”的稳定受益人……
“这些都和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孔德庆,驻村工作队员李伟、陈修峰等3年多的帮扶密不可分。”坡掌村的干部群众都这么说。
孔德庆,焦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2016年6月被派驻至坡掌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全村共268户、贫困户102户的陵区贫困村庄,踏上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
几年来,孔德庆同坡掌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一道,认真落实各类扶贫政策,精心谋划可持续发展产业,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其所在工作队2018年被评为焦作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先进工作队,孔德庆获得先进个人、孟州市“扶贫先锋”等荣誉称号。
抓党建,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你现在看到的我们办公、住宿的村两委场所,3年前是一个杂草齐腰深的荒废校园。”谈起驻村第一天报到时的场景,驻村工作队员李伟记忆犹新。
入村伊始,孔德庆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聚精会神抓好村党支部建设。一手抓硬件。争取资金30余万元,新建了党群活动中心、卫生所、文化广场,改造了村两委办公楼,对院内进行了硬化、绿化,完善了配套措施,使各种活动场所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一手抓管理。带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及党员群众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党内法规,落实“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提升党员素质,优化干部作风,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抓扶贫,努力改变省定贫困村的贫困面貌。“这个提灌站和水渠建成以后,解决了我们周边3个村1000多亩陵区耕地浇地难的问题。”坡掌村村民张开志说。
投资50万元,建设灌溉水渠1830米;投资25万元,建设小型提灌站一座,并对二级提灌站涵洞进行清淤;投资39.5万元,建设村内道路3047米;投资10万元,实施了文体广场舞台搭棚项目;2016年以来坚持申报的近500米长的一级提灌站总干渠也得以开工建设。入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申报项目,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仅2018年就申报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项。2018年,坡掌村实现脱贫15户65人,标注稳定脱贫20户78人,累计实现脱贫81户30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5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抓发展,为坡掌村留下一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2018年,坡掌村光伏发电站建成运行。该项目建设之初,孔德庆和坡掌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喜经过不厌其烦的奔波,最终获得了土地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批复文件。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配合中民来公司总投资360余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村81户贫困户的光伏发电站。2018年起,每户贫困户每年收益2000元,村集体每年收益8.1万元。同时,组织群众发展绿色高产小麦种子培育基地2000余亩,覆盖所有贫困户,帮助群众增收。尝试发展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谷子等杂粮生产,努力建成优质谷子产业基地。在2017年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帮助群众选谷种和组织收购、加工、销售,拉长产业链,提升增收空间。目前,谷子加工厂项目已经进入该村2019年建设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