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沧桑巨变七十年 工业经济铸辉煌
市委政法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会
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多位专家莅临我市指导培训
大地飞歌 歌唱祖国
我市召开产业扶贫暨 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现场观摩会
“最美读书声”飘进莫沟村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山阳区创新开放招商举措
初心如月照灌区 使命如水润怀川
加强国庆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管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如月照灌区 使命如水润怀川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第一版)是河南水利发展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

  岁月如歌,强基础,求创新,向改革要活力

  1970年2月,引沁灌溉管理局成立后,引沁人继续发扬引沁精神,以造福灌区人民为己任,高举建设和改革大旗,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上世纪70年代,组织实施了总干渠一期工程扩建,开展大规模工程配套和蓄水工程建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旱涝保收田建设,开展险工治理和加固改造工程,2000年以后开展大规模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长藤结瓜的灌区工程体系日趋完善,总干渠过水能力明显增强,渠系水利用系数逐步提升,灌溉保证率显著提高,多年来灌区粮食亩均增产700斤以上,灌区经济社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灌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后,引沁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开始探索以农业灌溉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方式,利用自身优势,先后创建了水泥厂、预制场、综合服务公司等多个企业,为引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多次受到水利部、省政府和水利厅的嘉奖。1992年4月,引沁局按照中央“以水办电、以电养水”的精神,为促进灌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巩固水利基础产业,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多方筹措资金,仅用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装机容量9600千瓦的河口水电站。水电站建成发电,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实现了飞跃,夯实了发展基础,引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引沁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4年,随着灌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济孟大地工业企业强势崛起。引沁人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发展工业供水战略,增强自身发展后劲和实力。经过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采取自筹资金改造现有渠道和新建渠道、管道的方式,建成了三大工业供水服务区工程网络,为济源的玉川工业集聚区、虎岭工业集聚区、孟州西部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供水服务,支持了30多家近千亿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业供水战略的实施,使灌区水资源得到充分和高效利用,使灌区形成了农业供水、工业供水、发电用水三足鼎立的供水格局,这是引沁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不忘初心,接续传承,瞄准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大步迈进

  引沁灌区恰如一首潮起潮涌的时代赞歌,它的创新活力让人推崇。

  进入新时代,第三代引沁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引沁人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把抓党建促发展、促落实、促争先“一抓三促”作为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牢牢把握的工作方向,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的建设,支部建在基层,党旗插在渠上,为引沁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引沁人始终牢记建渠初心,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总干工程管理实行百米单元责任制,保证总干工程安全运行,水资源科学高效配置,精准供水、精确计量、精心服务,提高灌溉保证率,做到粮食作物应浇尽浇。强力推进灌区“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走在全国灌区前列,强化工程管理养护,工程输水能力持续提升,打通服务灌区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灌区粮食作物稳产高产,保障灌区粮食安全,粮食亩产由300斤增长到现在的1000斤以上,灌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亿3千万斤。

  引沁人坚定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灌区,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工作,以河长制工作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百里灌区清淤大会战,治理规范养殖用水问题、煤矿黑水入渠问题、总干煤矿采空区塌陷掰裂问题等,取得显著成效。服务水系大联通工程,为济源、孟州两市环城水系和城市河道提供优质水源支撑和保障。如今的引沁灌区,围绕引沁渠发展的现代农业带、工业经济带、生态林业带、旅游景观带“一渠四带”已初具规模,百里总干沿线展现出了一片七彩灌区美丽风光。

  引沁人利用自身水源优势,深入研究和推进“沟域经济”开发,带动灌区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因为有了水,昔日的荒坡秃陵变成米粮仓,山陵沟坡牛羊成群、鱼虾满塘,一渠两岸瓜果飘香。以莫沟、源沟等村为代表的中国最美乡村,光彩夺目。引沁人用一渠清水绘就了灌区小康社会的壮美恢弘画卷。

  引沁人大力弘扬引沁文化,不断提升灌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和引沁精神,拍摄了大型专题纪录片《激情岁月树丰碑》,展示愚公家乡儿女战天斗地的英雄壮举,该片被多家媒体多次播放,社会反响强烈,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每年约有3万人在此接受红色教育。高标准建设机关、渠首两处水文化展厅,展示战天斗地的光辉历史,传承引沁红色基因,弘扬引沁精神。这里先后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被济源市列为愚公移山精神现场教学基地,被焦作市列为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引沁局还高标准建设主题党日活动基地,投资23万余元,在河口枢纽及东方红枢纽增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识、橱窗等。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纪念碑,纪念愚公儿女、引沁大军开山建渠的伟大壮举和丰功伟绩,聘请专家对党建阵地进行系统规划,提升红色教育基地的整体形象。

  岁月峥嵘,薪火相传。50多年来,引沁人以党建为统领,秉持引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励精图治,不懈努力,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累累硕果,先后获得了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单位等140余项荣誉。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如今,引沁人以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制订了现代化灌区规划,提出了建设务实、文明、平安、美丽“四个引沁”发展思路,明确了奋力争当全国灌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奋斗方向,开启了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市引沁局党委书记赵立伟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奋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