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绍均:太极康养有待精准量化
难以忘却的节赛 不容错过的精彩
小小太极拳队不简单
继承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太极服饰品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承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太极服饰品位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离不开太极拳相关产业的跟进、配合和提升。以太极服饰而言,全球有几亿太极拳习练者,本身就有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但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市并没有与庞大市场相对应的太极服饰生产企业。现有的几家规模小、档次低,不成气候。

  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市太极服饰产业的发展呢?

  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太极服饰的开创者马米荣女士。提起这个问题,马米荣感到惋惜和痛心。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市习练太极拳的人群日渐增多,人们对太极服饰产生了自然需求。当时,她本人做裁缝工作。有太极拳习练者找到她,问她能不能做一套适合太极拳习练的专用服饰。于是,她根据太极拳习练者提出的要求,结合自己对太极拳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工作经验,为太极拳习练者量身定做了一套太极服。其他太极拳习练者看到后,感到衣服大方得体、颇有神韵,纷纷上门定制。

  马米荣看到太极服饰挺受欢迎,随后开了一家专门做太极服饰的门店,成为我市第一家经营太极服饰的门店。后来,随着太极拳的推广,太极拳习练者越来越多,太极服饰需求量也持续增大,我市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几家太极服饰店。她表示,做太极服饰一是要量身定做,依据太极拳习练者的身材体型,做出非常合身的衣服;二是根据季节选择面料定做,必须保证太极拳习练者穿上去舒适大方;三是根据太极拳习练者的皮肤和气质选择太极服饰颜色。

  “客观地说,多开几家太极服饰店,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太极拳习练者的需求,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做得还不够好。”马米荣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马米荣分析说,大家在发展方向、思路和格局上,没有把握好。首先是发展方向上,没有选择走精益求精的品质路线,一味走低价路线。结果整体来看,做出来的产品,普遍没有太极服饰应有的穿着效果,要么不够合体舒适,要么不够美观优雅。其次,在发展思路上,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整体层次水平太低。第三,发展格局不够大,同行同业间,互相恶意竞争,缺乏合作共赢意识。

  如何才能突破困境、做大做强我市太极服饰产业呢?

  马女士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大家都是从事太极服饰行业的,如果有条件,她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就行业健康发展,坦诚交流。必要时可以组成行业联盟,制定行业规范,继承弘扬工匠精神,保品质、出精品,严格自律、净化市场,共同维护行业信誉及太极圣地荣誉。只有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太极服饰产业才能真正做出品位、做强做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开发太极拳的政务活动、休闲运动、日常起居等不同系列产品,满足和适应人们的新时代生活需求。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