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直机关工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在前
三支代表队携手晋级决赛
市领导到建行焦作分行调研
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就到焦作市恒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加快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焦作市恒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 及企业车辆处置授权机构名录
创新激荡示范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基层大型活动第七站——走进示范区
创新激荡示范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第一版②)新的空间布局也是新的产业格局。产业靠转型,动能靠转换。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示范区主导产业围绕食品制造、装备制造两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蒙牛四期工厂建设,今年年底前力争建成主体厂房,集群向产值200亿元目标迈进。加快推进明仁年产6亿瓶双纤苏打水项目建设,集群实现产值20亿元。加快厦工北方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承接厦门厦工装载机全部产能,成为海翼集团在北方最大的整机生产基地。推动企业普遍实施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25%。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对标企业10家,创建智能车间1个。

  创新加快“三新一高”经济发展。示范区围绕新材料50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依托中原工业设计城等平台、中方检测等检验检测机构和浪潮云计算中心,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成长现代服务业。金融集聚区、楼宇经济区、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发展迅猛。促进中原工业设计城与河南理工大学工业园深度融合,打造集工业设计、人才培育、设计大赛、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新引进工业设计企业7家。上半年金融业实现税收164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76万元增长了20倍。同时,文化旅游、康养、高技术服务等产业培育加快推进。

  创新拉动,荣耀项目为王求真求变

  发展靠项目,项目主要靠招商。

  示范区今年年初以来招商引资呈现规模大、结构优、带动强、亮点多的特点。今年,确定了119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数比去年多10个,投资额比2018年多了68亿元。今年1~8月份,3个省重点项目、16个市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区重点项目实现时间、投资同步。5个科技综合体成为招商新亮点。

  招商引资光鲜亮丽得益于“四个转变”的创新。由全员招商向专业化招商转变,施行“1+5+8”招商模式,即“一个专业化招商机构+5个专业化园区+8个职能部门”;由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转变,更加注重科技招商;由政府主导招商向园区招商、法人主体招商、委托招商转变,依托中原工业设计城整体委托招商;由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围绕产业上下游开展链式招商。

  项目为王,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

  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示范区的有7个,全市任务最重。中原路拓展13天就完成交地;大沙河生态治理,按时间节点供地,受到市领导高度赞扬;

  示范区的全省首家工业设计城6个月就开园运营,成为广东同天在全国所有园区中建设速度最快、建设标准最高、最具设计感的园区,成为我市一张靓丽名片;

  总投资10.5亿元的蒙牛四期工厂项目一个月就完成奠基开工;投资25亿元中原生物科技学院项目从签约到征迁,超预期推进;北京嘉洁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慧供暖中原总部基地项目,从谈判到落地仅用时20天;

  示范区谋划百城提质项目70余个,计划3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重点建设“一城两河四桥十园五十路”。今年,启动实施项目22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5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5个,截至目前在建项目18个,建成4个……

  一个个项目建设“加速度”,是示范区创新项目“怎么落地”,实行三阶段模式的结果。开放招商和投资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对接、协议签订、公司注册等前期工作;项目签约落地后,由区集聚区管委会牵头推进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办理以及项目征迁进地等工作;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后,区工信局跟进做好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对重大项目,班子成员则大员上阵、主动对接;组建专门的项目服务队,落实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一对一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创新引领,升腾科技力量释放活力

  1月24日,备受关注的示范区经济工作会议隆重召开,高质量发展的先进企业及创先争优、服务发展的先进集体分别获得1662万元、420万元的重奖,成为示范区奖金之最;从1月1日开始实施《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七条意见》《支持服务业发展六条意见》《支持金融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扶持科技创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被业界称为“创新发展新七条”“服务业发展新六条”“金融产业发展若干条”。三大政策创新红利,在我市企业界、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

  示范区今年专门设立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奖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个人;全力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产业园、国家级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总部新城、创基智能产业园等5个科技综合体建设,新增孵化面积3.8万平方米,目前入驻企业、团队200余个,总面积超120万平方米;规划、启动科技创新名城建设,跨越大沙河,融入黄河三角洲。

  今年上半年,示范区高质量完成火炬统计,主要创新指标实现较快增长。专利申请499个,增长26%;授权311个,增长27.6%;技术合同交易额1.6亿元,增长301%。平台、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加快聚集。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第三批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个;引进培育了晶泰航空新材料、晶华膜技、华表仪控等一批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型企业;积极推进高端工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中方检验检测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

  以加快科技创新名城建设为载体,示范区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集聚更多高校院所。服务好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信职业学院发展,加快推进中原生物科技学院建设,积极谋划建设郑州大学焦作研究院、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同时,继续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打造5个科技综合体,加快规划建设中原科创新城,构建完善创新生态链。

  创新生态,迸发改革潜能先行先试

  今年1~7月份,示范区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为企业减税1.07亿元;加大财政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力度,设立总额度1.5亿元的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已支出5700余万元;设立500万元的种子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高技术项目、高科技企业;新增市场主体1060个,同比增长28.2%,增速位居全市第三;焦作智慧金服中心服务范围、影响力持续扩大,认证注册企业超2000家……

  投资热土、开放城区、创业福地,示范区正在成为营商创新高地。国家高新区品牌成为创业创新大舞台;5个科技综合体成为招商引资大平台;围绕中原科创名城打造、核心商圈升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谋划的8个项目成为客商青睐、追逐的目标。

  4月22日,示范区举行岗位聘任制改革聘书颁发仪式,向被聘任的23个区直部门一把手颁发了沉甸甸的聘任书。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该区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实行全员聘任制改革,激活了干部队伍“一池春水”,改革迈出了关键步伐。

  持续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示范区重点推进“放管服”改革,结合市级权限下放,结合外地市先进经验,创新机制、压缩时限、优化服务,实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最多跑一次”,实现“一个部门管审批”“一枚印章管到底”“办事不出示范区”,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加强实体行政服务大厅建设,重新梳理入驻单位、入驻事项,做到应进必进、进必授权,9月31日前接入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与国家系统同步上线试运行。

  放眼示范区,创新成为新常态。城市垃圾分类,农村全域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为全市创造经验;“四城联创”,党建带群建社建为全市实践;率先推进城乡“一网供水”……

  眺望示范区,创新为第一动力。教育示范强区硕果累累,21年来,全省理科状元首次落户焦作;城中村改造补偿破题,群众享受到更多红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创新,示范区之魂,无限创新在路上。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