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多氟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坚守之路上淬火成钢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坚守之路上淬火成钢
——记多氟多生产调度室资深员工李继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继涛。 李绪苗 摄
 
   

  本报记者 姚广强

  连续3年,他的春节都是在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厂区度过;领导咨询外派意见时,他没有和爱人商量就脱口而出“没问题”;在昆明子公司,他凭着勤奋、踏实的工作,从车间副主任一步步成为负责生产、安全、环保业务的副总经理。

  他,就是今年38岁的多氟多生产调度室资深员工李继涛,在外派之路上淬火成钢。

  回首时记忆难忘

  关于火车站,有两个场景在李继涛的脑海里至今清晰如昨:

  2012年3月的一天,焦作火车站,李继涛的爱人转身回家时,脸上挂满了泪水,满是依依不舍。那一次,李继涛即将踏上火车,前往昆明子公司,开始长期外派工作。

  2014年8月的一天,昆明火车站,李继涛7岁的儿子躲在妈妈的怀里哭:“爸,你走吧,我看见你心里难受。”那一次,是李继涛的爱人利用暑假带着儿子到昆明看望他后返回焦作时的一幕。

  关于在昆明长期外派工作的记忆,李继涛还有很多很多。

  “继涛,你是业务骨干,公司想让你到昆明子公司长期工作,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先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再决定。”2012年3月,多氟多相关负责人找到李继涛说。

  “没问题!”李继涛脱口而出。之所以这样回答,李继涛有自己的考虑:“这是公司的信任,理应以大局为重,服从公司的安排。我来多氟多后,虽然能力上有了提升,但我相信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在外地工作,视野更广,对我的成长更有利。”其实说到底,还是他对多氟多有感情。

  回到家,李继涛将自己要外派昆明的事情告诉了爱人。“我不同意!你跟我商量了吗?我们这个家咋办?儿子才5岁,还在上幼儿园,我还要上班,能照顾过来吗?”李继涛爱人的话,像一支利箭,扎进他的心。这些难处,李继涛何尝没有考虑过?这个时候,他必须作出痛苦的抉择。

  “我不能辜负公司的信任,公司好,我们的小家才能好。困难都是暂时的,家里有事时,还可以让父母来帮忙。”李继涛耐心劝说爱人。

  拗不过李继涛,通情达理的爱人最终同意了。李继涛到昆明不久,爱人不得不辞去工作,专心照顾孩子。她宁肯作出牺牲,也要让李继涛无后顾之忧。

  在昆明工作,李继涛一年可以休假两次,每次15天。2012年3月到2018年12月,在昆明子公司工作期间,李继涛的儿子过生日,他只回过家一次。李继涛的舅舅、大伯、姑父先后离世,身在昆明的他都没能回到焦作。

  李继涛的爱人劝他早点回来,说儿子的成长需要爸爸的陪伴,李继涛在领导面前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要求调回焦作工作的口。他知道,昆明子公司需要他,他需要听从内心的召唤。

  外派时淬火成钢

  好铁淬火方成钢,良坯锻炼成精品。这句话用到李继涛身上同样合适不过。

  李继涛和同事刚到昆明子公司时,厂房已经建好,设备还没有到位。当时,李继涛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工作。

  在外打拼不容易。很多在焦作时不是事儿的事儿,到了昆明都成了事儿。

  安装设备时缺乏机械,李继涛和同事就到市场上去租,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缺零件,李继涛就和同事跑到昆明市区去买。同一个零件,因为在焦作和昆明的名称不同,也让他们费了不少劲儿。有时候,他们还需要到店主的仓库里寻找。为了赶时间,李继涛和同事经常在外面匆匆吃碗泡面填饱肚子,等他们赶回厂区时,已经是晚上8时多了。

  刚开始,厂里没有食堂,李继涛和几个同事吃不惯当地的食物,一个从焦作派来的厨师就在他们住宿的地方做好饭再送到厂里,才算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

  一个个难题被解决,昆明子公司终于按时投产。

  当地的工人不会操作设备,李继涛就手把手地教,做好指导工作,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因为语言沟通有障碍,同时当地工业不发达,工人的基础薄弱,在焦作只需要讲一遍的问题,在这里李继涛经常要讲三五遍,设备性能、操作规程,物料特性、需要注意的细节,他不厌其烦地讲。刚开始产量不达标,李继涛和同事夜晚也守在厂里。

  在昆明子公司,李继涛从车间副主任干起,用自己的勤奋、踏实,不断学习,一步步成长为负责生产、安全、环保业务的副总经理。

  刚到多氟多时,李继涛不擅长和人沟通,总感觉接不上话,只能听别人说。如今,他已经完全退去了当初的稚嫩,变得成熟稳重,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张弛有度,感受着成长的喜悦。

  困境时选择坚守

  2000年10月,李继涛进入多氟多,一转眼的时间,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整整19年。

  人生的路虽然很长,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在多氟多最困难的时候,李继涛坚定地选择了将自己的命运与多氟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困难时期的那段日子,李继涛无法忘怀。

  当时,李断涛和同事在公司附近租房。因为发不下工资,他们已经身无分文,租金自然无法按时缴纳。

  因为是上夜班,他们白天通常在出租屋里休息。有一次,女房东敲响了他们的屋门,猜到女房东是催租金的,他们吓得不敢出声,希望女房东以为他们外出了。“我知道你们在屋里,没有见你们出去,我只是看看你们有啥事情没有,租金晚点给也没事。”女房东在门外告诉他们。李继涛和同事涨红着脸打开了屋门,向女房东说了他们的窘境,希望租金缓缴一段时间。

  下午出门后,他们在街头向认识的熟人借来10元钱,分别吃了一碗炒凉皮,就接着去上班了。

  苦尽甘来的日子比想象的时刻来得要早。几个月后,在多氟多全体员工大会上,董事长李世江宣布:“感谢大家能和企业同舟共济!从今以后,每月15日按时发工资!”顿时,掌声响起,在李继涛的记忆中,那是听过持续最长的一次掌声,有些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那些坚持相信公司而选择留下来的人,在后来多氟多成功上市后都获得了回报。

  如今,在多氟多生产调度室,李继涛主要负责技术改造。在学习的路上,李继涛依然勤奋,上网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向书本学习,他明白了智能制造和自动化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他弄懂了三维建模、三维布置管道这些专业术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手机铃声多次响起,电话里,他谈的都是厂房、设备。有能力有担当者,肩负的责任更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0年、2013年,李继涛先后荣获多氟多年度突出贡献奖。

  在多氟多这艘乘风破浪的巨轮上,李继涛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抖擞精神,昂首向前,准备开启在多氟多的下一个19年征程。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