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的土路摇身一变,土房砖房换了装颜;老人在树荫下谈笑,孩童在田野间嬉戏;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之后是村民劳动致富的喜悦……好一个幸福祥和的村庄!
短短两年时间,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按照从“整村脱贫”到“美丽乡村”,最后实现乡村振兴的“三步走”发展思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援助下,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奋斗下,完成了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于2018年1月实现整村脱贫,以旧貌换新颜,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榜样。2018年10月,源沟村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绘就了从省级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华丽蜕变的出彩画卷。
党建筑基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槐树乡地处洛阳、焦作、济源三市交界处,辖44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43300亩耕地,2.3万口人。属太行山区向黄河冲积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区,地势落差较大,高岸深谷,梯田层叠,环境优美。源沟村位于槐树乡西北部,面积1800亩,共119户378人,2018年以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0户116人,是省级贫困村。
2017年以来,按照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蹲点调研的指示精神,在孟州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槐树乡党委、政府确定了源沟村从“整村脱贫”到“美丽乡村”,最后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全面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为此,源沟村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模式,规范落实党建制度,精心打造党建综合体,建成了涵盖便民服务站、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文化舞台、综治中心、爱心驿站、图书室、阅览室等15个服务设施的“百步便民服务圈”。该村还关停拆转了50余家饲养场,对荒沟荒坡进行了美化绿化,在2017年就对全村109户旱厕进行了改造,提前完成了“厕所革命”。该村还建成了5个污水处理站、3个垃圾处理场,接入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系统,全村水、电、气、路、网全通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带动
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围绕“农”这一核心要素,源沟村结合自身“沟、岭、水”等自然禀赋,大力促进产业布局由传统种养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单一农业向农旅结合的产业融合方式转变。2018年,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筹集资金90余万元,建成大棚12座。首批由党支部牵头种植草莓、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因口感好、品质优受到孟州、济源、吉利等地游客的喜爱,打响了“源沟品牌”,当年营业收20余万元,实现了集体、贫困户、承包人三增收。与此同时,源沟村还发展了300亩油料牡丹、35亩枣园、20亩桃园、20亩梨园;积极开发了以红薯粉条、石磨面、五谷杂粮、碾馔儿、土蜂蜜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土布织品为代表的手工制品,以土鸡、鱼类养殖为代表的养殖产品,形成了具有鲜明农家特色的产品系列,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质高效发展。目前,在大棚采摘等特色产业带动下,源沟村旅游知名度逐渐提高,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达2000余人,周末客流量稳定上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创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乡村振兴
打造诚信美丽文明生态源沟
按照槐树乡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有特色、生态有呵护、文化有传承”这一发展理念,源沟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源沟村的沟壑优势,打造旅游景观,实现沟下生态观光游,目前已建成8000米环村健身步道、幸福吊桥。
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留住乡愁记忆。源沟村对该村百年以上古树进行了挂牌保护,修复改造了民居建筑,并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培育旅游服务产业。依照北方民居建筑“蓝砖白墙灰瓦”风格,源沟村对村居进行了外立面改造,目前已打造完成2处特色农家乐,以大锅烩菜、炒土鸡、土锅灶台等为特色的地道农家菜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如今的源沟村,双柿树古街商贸区、乡村大食堂、郭家楼、特色民宿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正酣!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开。
当下,44个行政村在槐树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源沟模式”的示范引领下,围绕乡村旅游的定位,按照“一个好支部、一个好思路、一张好蓝图、一个好精神、一个好制度”的工作要求,步伐坚定地朝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宋崇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