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今年9月17日、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黄河博物馆考察,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等重要论断。
在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9月2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带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部分成员来到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的自然概况、泥沙特点、洪水规律以及古代的治河方略、新时代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情况,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思悟焦作作为黄河流域的一部分,如何抓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5日上午,王小平一行一到黄河博物馆,就在黄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苏茂林,省河务局副局长姚自京的陪同下,深入展厅,聆听讲解。
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黄河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历代水旱灾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开发的远景规划等内容,可谓是一部黄河的教科书。
展厅共分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人水和谐六部分,其中流域地理展区通过黄河形成、远古生态、九曲黄河三个单元展示出黄河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物产,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治河新篇展区通过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五个单元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人水和谐展区通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理念新措施、新号角新征程三个单元展现黄河治理目前仍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新的治河理念和实践。
展览长廊犹如时光隧道,一张张图片表格、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视频资料,吸引了王小平等人的目光。他们或驻足观看,认真听取讲解,询问有关情况,或凝神沉思,相互交流。尤其是当大家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不决口,20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实现了70年黄河安澜时,大家不禁再次琢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考察学习中,大家还重点了解了历代治河名家的事迹和黄河途径我市的详细情况,对治理地上悬河、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充分利用黄河生态资源进行了交流探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思深悟,对保护和利用好黄河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挖掘和传播好黄河文化更增添了信心,觉得应该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机遇,做好黄河流域的焦作文章,让黄河造福焦作人民,助力焦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