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小厕所大文明 小问题大民生
我市两村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洒幸福
2019中国郑焦国际徒步大会在我市举行
衡之变集聚恒之力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厕所大文明 小问题大民生
——孟州市改厕治污一体解决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史文生 李英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过去用旱厕,气味大,蚊蝇多,住在楼房里心里也不美气。现在政府进行农村旱厕改造,真是想到俺农民心里去了,俺老百姓是一百个满意。”孟州市大定街道韩东村村民张菊芬一边领着记者看改厕后的居住环境,一边对记者说。张菊芬住的是面积有300多平方米的带院楼房,小院里摆放有20多盆花,厕所是水冲式坐便,干净卫生。

  记者了解到,该村去年8月开始整村推进改厕工作,村集体投资20多万元,敷设管道2700米,农户改厕户外变户内、旱厕变水冲,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目前,该村216户住户已全部改厕到位。

  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和平说:“农村厕所革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孟州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问题、大民生’的理念,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切实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改厕:顺应群众期盼 改厕治污同步

  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全市4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8万,农村总户数74954户。“厕所革命”实施前,形象差、污染重、管护难,群众怨声载道,调侃说:“农村一大怪,厕所户外盖;苍蝇飞满街、臭气熏全村。”

  2018年以来,孟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改厕治污一体解决、村容乡风同步提升”的总体思路,同步在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村容村貌整治和引领乡风文明提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孟州“33455”改厕模式,有力地助推了该市美丽乡村建设。

  为顺应群众期盼,孟州市将改厕作为破解农村环境问题的突破口,纳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目标责任书。市、乡、村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三级书记亲自抓,该市市委书记既是指挥长又是后勤部长,乡镇党委书记既是工作队长又是宣传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既是技术员又是监理员。一级带着一级抓,定期召开专题会、观摩会、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健全的工作推进机制,压实了工作职责,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推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为将改厕这项惠及百姓的实事办好、办实,去年,该市将“厕所革命”与脱贫攻坚、“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建设等相结合,与污水治理一并考虑,用3年时间将全市250个村庄、58786个旱厕进行彻底改造,实现厕污同治。该市从动员会到周一例会,从广播电视到田间地头,从党建活动室到农户家中,进行全方位宣讲,全市印发了3万余份“农村改厕50问”发放到广大农户,就改厕益处、政策措施、技术规范等进行全方位宣讲,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改厕积极性。

  改厕:实事求是地建 因地制宜地干

  “厕所革命”是一项利民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出发点、落脚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本着“不增加群众抵触情绪,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不增加后期使用劳动强度,不增加新的污染源”原则来进行改厕。

  围绕境内丘陵、平原、滩区各占三分之一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该市将“小厕所”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个大体系中进行改造,将粪污、污水处理和村庄规划等工作同步实施,根据粪污处理模式确定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站、大三格化粪池、沼气池(双瓮)、户用小三格化粪池五种改厕模式。

  在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内的42个村庄敷设污水管网,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厕所粪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该市开展“厕所革命”后,大定街道韩东村结合道路修建,新建密闭式雨污分流管道5000余米,每户门前设封闭式管道检查井1个,每户修建双格式化粪池1个,采取户内水冲厕所经过双格式化粪池两次沉淀发酵后,排入村道路管网,之后注入市政污水管网。

  同样属于大定街道的庙底村实行的是粪污集中收集处理模式。该村投资70万元敷设污水处理管网6000米,在村外建设了一个容量达200多立方米的大三格化粪池。目前,该村280户已有272户实现了“户外改户内、旱厕改水冲”,污水全部进入大三格化粪池。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水变成了有机肥。村民史荣常承包有80亩耕地,将这些有机肥充分利用,今年他家玉米长得格外好,每亩增产10多公斤。

  在河雍街道王庄村,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引人称奇。这个污水处理站采用的是A/O生化法加膜过滤技术,日处理污水可达30立方米,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分离后的终端水可以达到饮用标准。该村72家农户的污水就是通过它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公厕循环利用,一部分进入环城水系,而分离出来的液态肥则被该村石榴园、葡萄园利用。河雍街道有10个村,改厕分两批进行。第一批5个村,该街道投资340万元敷设管道1.5万米,投资34万元建设王庄村污水处理站。目前,第一批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第二批5个村也进入施工阶段。

  据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孟州市累计完成户厕改造12251户,仍需改厕58786户。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市、乡、村三级投入资金近1亿元,改厕开工建设44622户,完成39316户,占该市今年任务的75%;该市农村敷设管网近400公里,有42个村庄污水全部接入城市管网,有77个村庄建成小型污水处理站,有53个村庄建成了大三格化粪池。

  改厕:村容乡风提升 农村更加宜居

  通过改厕,孟州市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极大改变,农村更加宜居宜业,村组党员干部的攻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群众认可度明显提升。

  改出了新村貌。该市在农村“厕所革命”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统筹,利用管网建设和厕所改造的时机,发动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按照统一标准,将2万多个沿街户厕“户外改户内”,美化了村庄街道。韩东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60万元,硬化道路3000多米,建成了以党建文化、国学文化、孝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1550平方米,种植石楠1500株、竹子6000多株,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庙底村突出进村路、主要街道、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四个重点,栽植树木500余棵,栽植农田防护林8亩,将村东南垃圾坑改造成了风景优美的小游园。

  改出了新风尚。农村改厕改变了该市农民陈旧的卫生观念,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讲文明、爱干净蔚然成风,往年那种“一家清粪满街臭”现象一去不复返,农户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庙底村村民张圆梦说:“改厕后村庄整洁了,饮水干净了,蚊蝇减少了,疾病减少了,生活舒适了。原来农村的孩子结婚都要到城里买房,现在的农村既干净又安静,在城里买房的农村年轻人一到周末都急着回村住,撵都撵不走。”

  改出了新作风。孟州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联户机制,干部率先改厕,群众积极跟进,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工作,群众的心气顺了,干部的能力强了,群众增强了幸福感,干部增强了成就感。河阳街道函丈村村民杨庆元说:“通过改厕,街道更加美观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村干部服务群众的干劲也更足了。”大定街道段西村的村干部、党员代表完成自家改厕后,每人联系3~5户村民改厕,广大基层干部的攻坚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