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小厕所大文明 小问题大民生
我市两村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洒幸福
2019中国郑焦国际徒步大会在我市举行
衡之变集聚恒之力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之变集聚恒之力
——许衡实验学校强化素质教育综合发展探秘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建校9年7届毕业生,每年毕业三四百名学生,三分之一以上过焦作一中统招分数线(不含分配生),四分之三以上过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线(不含分配生),市教育一等质量奖获得者。

  今年342名学生参加中考,全校平均573分,110名学生超过606.5分(焦作一中统招分数线),上线率32%;满分30分的实验加试,全校平均分29.85分;满分70分的体育加试,全校平均分65.94分。

  许衡实验学校,一个以元代大儒许衡命名的民办中学,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实现双优,成为人们心仪的学校。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中站区的该校,不起眼的校门旁赫然悬挂的“树中国教育品牌”的标语,令人肃然起敬。“改变和成长是学校唯一的希望。”该校校长王小平的话语,让记者对“衡”之变充满期待。

  均衡,催生量变

  探寻该校成功之秘诀,校名中的衡字道出一个真谛——均衡。

  在当前激烈的升学竞争面前,该校却有一个建校9年从未打破的铁规:不建重点班、实验班,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教师。

  均衡分班。该校编班的标准是:让该校自己的教师子弟挑不出个所以然才行;学校历年的分班考试,班际平均分差全部控制在2分之内。

  均衡师资。该校初一班配备教师分纵向、横向双线配置,同学科、跨学科做到老、中、新三结合;教师配置完成后要过三关:行政会讨论,学校领导模拟把自己的孩子放进去,看能不能挑出优劣;任课教师挑刺,让拟任新初一的任课教师议论挑刺,看自己的配班和别人比是不是吃了亏;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公布,倾听教师的议论,一切没有异议后才能最终确定。

  均衡发力。对老师们来说,所有的成绩都属于过去,对当下来说,要想超过别人,只有不懈努力。在该校,有全国劳模王翠、功勋教师张玉香、十佳班主任杨玲玲熬到深夜孜孜不倦批改作业的背影,更有一批批年轻教师酷暑寒冬站在教室外听其他老师讲课的身姿。对学生来说,班级位次就是学校名次,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榜样和竞争对手。

  均衡量变。该校班级的月考排名,学生成绩动辄变动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比比皆是,分数咬得很紧。今年中招,该校各学科的班级平均分差在1分上下。

  考核,催生质变

  如果说均衡促进了学生成绩的“共同富裕”,那么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考核,把业绩架在火上“烤”,催生尖子生、尖子教师和班主任。

  考核三条线:

  对学生。考综合素质,涵盖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和荣誉等。学习成绩包括文化课、体音美等所有学科,

  以学期计算,每次月考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行为表现涵盖学生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占40%,实行日公布、周积分、月考核;荣誉包括学生特长发展的各方面。所有结果最终全部以积分量化,以学期为单位考核评价。

  对任课教师。每次月考和期考以“两率一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评价。

  对班主任。班主任综合管理评价和本班学生的行为表现挂钩积分,作为发放班主任津贴的依据。

  全部量化的三条考核线调动了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的积极性。该校是民办学校,成绩是基础和前提。每年进入该校的初一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优质生源”。以今年342名毕业生为例,三年前入校时,一半学生成绩在该区中学校初一学生中排名靠后,而今年中考时排名全区前列。

  由于是民办学校,教师断层是最大危机,可该校从不阻止优秀老师报考公办学校。在该校考核中走向成熟的年轻老师,9年中有100多人考入公办学校,成为各校骨干老师,成为该校的又一个“质变亮点”。

  搭帮,催生聚变

  采访时,该校老师经常提起一个名词“搭帮”。意为校长和老师、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任课老师和课目教研组组长的相互抱团,相互扶持,这种搭帮甚至还延伸到家长和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相互支撑。

  搭帮是一个团队,“团队不能有独狼”。“了解许衡实验学校,首先要了解团队凝聚力。”王小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种搭帮来源于共识、信任。在该校,校长的想法并不能简单成为学校的思路,只有把校长的想法变成全校教师的共鸣才可能变为学校意志。2018年7月,新初三启程在即,因为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学校以《危机面前,我们如何拯救自己》为题,连发六篇致全体教师的公开信,撬动全体教师的共识和努力。

  该校形成了几百条刚性管理制度,但每一条制度都建立在全体教师拥有共识的基础上。在该校,老师们常说:“工作确实压力很大,但团队装满了温暖和感动。”

  超越,催生恒变

  “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是该校校训,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了其内涵和价值——只有超越,才能成功。

  在该校,任何一位家长可以不打招呼到课堂听老师讲课,家长在督促老师超越;班主任常常整天坐在课堂批改作业,聆听每位任课老师的课,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上课时间,走廊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年轻老师在聆听老教师的课,听课成为超越需要;每位老师的教案、课后复习资料,全部在微信交流群公开,共同超越;一个年级课目组老师集体备课成为常态,一起超越。

  超越让每个老师变得有特色、有魅力。

  张鑫老师人称“小喇叭”,讲课不用腰麦,是今年毕业4班班主任,信奉“课堂大于天”,讲课像“电视购物”,热情高涨,学生被感染得整堂课站着听,掌声、叫好声不断,在激情燃烧中提高学习效率。

  薛艳娜是今年毕业2班班主任,强调的是课堂效率,省下更多时间留给其他任课老师。她说:“我上课,要看到每个孩子的眼睛看着我,我能看到每个孩子的眼睛看着我。”“眼睛教学”让学生高度集中。

  吕海红,今年毕业3班班主任,班上后边黑板上的“老师说事”和前面黑板上的“每日一槌”日日更新,一个是鼓励,一个是警醒,成为“教学风景”……

  熔炉,催生改变

  与取得的成绩相比,该校办学条件的艰苦难以想象。校长办公室两人一室,兼寝室;老师们几个人共用一个办公桌,每月平均收入比公办同类学校要少六七百元。可该校有最好的学生心理咨询室——“王老师小屋”,有最好的实验室……

  “许衡实验学校是一个大熔炉,熔炉里燃烧的火焰是奉献。”该校一位老师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记者在采访时,许多老师很少提到自己的成绩,总是在说其他老师的艰辛付出。

  “玉梅老师膝盖有伤病,不能久站久坐,上课的时候常常痛得站不住,为了教学质量她就靠着讲台讲课。”这是一位老师偷偷发给校长的短信。玉梅老师,叫张玉梅,50多岁,一位老教师,担任今年初三毕业班英语组组长。老病复发,她一声不吭,没有耽误过一节课。

  刚刚毕业就接任今年毕业5班班主任的王燕冰,被学生们亲切喊为“大冰姐”。为了毕业班,她数次推迟婚礼,和学生同吃同住。面对家长对她年轻的质疑,她写下的是“相信”。全班中考成绩优异,许多家长给她送来了锦旗和婚礼祝福。

  还有马林、申慧文、路娟……一批年轻教师,他们在熔炉中锤炼,回报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家长的赞许。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立足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办学;始终把改变和提升当作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站在未来需求看教育,从先进企业到优秀学校,均衡、考核、搭帮、超越、熔炉,衡之变集聚恒之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