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铜像落成仪式举行
张绍均:去僵存柔合太极
图片新闻
市朱天才太极拳研究会 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
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全球公祭大典在陈家沟举行
和式太极拳举办培训班
当代太极拳“传承贡献”代表人物颁奖仪式在陈家沟举行
“双刀王”陈素英:巾帼英豪耀拳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刀王”陈素英:巾帼英豪耀拳坛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素英(前左)在教学生练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作为名门之后,她有幸得陈照丕、陈照奎等多位太极拳宗师悉心调教,她的拳架轻灵舒展、变化万千,高超的拳技使她在各类太极比赛中屡屡夺魁,享有“双刀王”之美誉,入列“太极五朵金花”。她,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太极名家陈素英。

  作为陈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素英有着同门难以企及的家族荣耀:曾祖父为德艺双馨的武术家陈德禄,祖父为太极拳名师陈守礼。受家族熏陶,她自幼与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10岁时,她便跟随陈照丕、陈照奎大师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套路、推手以及太极单刀、太极双刀、太极梨花枪等。

  陈素英性情淳朴,练拳勤奋。虽然是位女子,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练拳从来不甘人后。单调的农村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和干农活,陈素英把所有的空暇时间都用在了习练太极拳上,甚至吃饭、走路、看书,脑子里想的也是练拳。由于陈素英练拳刻苦,加之聪颖好学,深受陈氏族人的喜爱,在陈家沟村,谁有空闲,都乐意教她几招。

  得太极拳宗师的言传身教,加之自己的勤学善悟,陈素英很快深谙太极拳理,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高中时期,博爱县一所武术学校邀请陈素英过去授拳。为了传承太极拳,陈素英深思熟虑后,来到博爱开始了授拳生涯。20世纪70年代初,她还多次参加各类太极拳比赛,连续多年力拔头筹。1972年,她参加河南省首届武术比赛,获一等奖;1982年,她参加河南省新乡地区五运会,获太极拳金牌;1984年,她参加河南省举办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获女子推手比赛60公斤以下级第一名。

  陈素英在全国各类武术比赛的优异表现,赢得了拳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1989年,陈素英应邀出访法国、瑞士授拳。同时,她还先后应邀赴江苏、江西、山东等地授拳,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传拳近40年来,陈素英把太极拳的种子洒遍世界各地,并相继在山东、福建、江西、广东等各地巡回授拳,她以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武德修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慕名追随。

  陈素英常对学员们说:“一层功夫一层解。太极文化底蕴深厚,终生勤奋修炼,也难以穷其奥妙。”如今,陈素英虽早已蜚声武坛,但她在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太极拳时,依然不改初衷,苦练勤悟,上下求索,探寻太极拳更高的境界!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