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看,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1980年以前,我市尚无自营进出口业务,1980年全市外贸供货总额仅为656万美元,到2018年则达到了161.47亿元,年均增速达16.9%。随着对外贸易深入推进,其经济贡献作用日益增强,全市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5%跃升至2018年的6.8%。
从我市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征看,一是进出口贸易方式多样化。2018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03.9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4.3%。其中,一般贸易进口32.57亿元,出口71.37亿元。与此同时,2018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56.8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5.2%。其中,进料加工进出口53.21亿元,来料加工进出口3.57亿元。此外,我市对外贸易方式更加多样,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二是进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全市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2018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额26.64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2.7%;国有企业实现出口额25.1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1.4%;民营企业实现出口额65.6亿元,占出口总额的55.9%。三是出口商品类值结构多元化。2018年,全市出口领域进一步拓宽,出口商品类值结构呈多元化格局。2018年,全市出口商品类值中,排名前列的大宗出口商品依次为:轮胎40317万美元、钛白粉36627万美元、毛皮及其制品17004万美元、鞋靴8937万美元、气缸套15730万美元、纸7993万美元、塑料及其制品5526万美元、7-苯乙酰基类产品6809万美元、玻璃及其制品2671万美元、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2847万美元、氟化物9401万美元。11大类商品合计15386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