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文生)经测产,修武县今年种植的21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03公斤,较去年亩产增收3公斤。该县农业部门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在今年极端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据了解,修武县多个高产示范点再创高产纪录,其中王屯乡东黄村种植的15亩玉米新品种“百玉393”平均亩产1103公斤;郇封镇王里长屯村种植的15亩玉米新品种“百玉9337”平均亩产1080.8公斤,种植的120亩“焦玉539”平均亩产923.9公斤;郇封镇裕国庄村种植的100亩“云台玉39”平均亩产936.6公斤。
多年来,修武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秋粮生产工作力度,在整合项目资金、逐渐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每年拿出100万元支持秋粮高产创建工作,为秋粮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玉米要高产,选用耐密品种是关键。该县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中种种业集团、河南怀川种业等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密切合作,先后引进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耐密植的“怀玉5288”“焦玉539”“云台玉39”“百玉9337”“迪卡517”“百玉393”等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
此外,该县还强力推广新技术,组织专家技术力量对示范方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在普及推广常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总结出“微菌拌种促早发,一穴多株增密度;种肥同播幼苗壮,适时化控穗位降;病虫草害早防治,叶面补肥提光效;前控根深节间短,后促杆粗穗子长”的高产经验。
该县组建了以中、高级农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专家组,专门负责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的技术培训指导;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为依托,在玉米高产创建各个关键时期,采取包片、包乡、包村、包户的形式,对农户实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实地指导、发放技术资料、举办科技讲座、现场培训咨询等形式,指导农民认真落实各项集成配套措施,及时解决农民群众在粮食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该县农业部门在玉米高产示范区的60个行政村培养、树立了400个科技示范户,以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为载体,带动2万个农户参与玉米高产创建,辐射全县2万个种粮户应用玉米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村村都有高产示范户、家家都有科技明白人”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