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10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22时6分迎来“寒露”节气。专家提醒,此时节,气候渐渐寒冷,气温逐日下降,公众在饮食调理上要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可预防“秋燥”伤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弱,保温性差。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公众可采取穿保暖性强的鞋袜、热水泡脚、按摩等方式对足部进行保暖。”
“寒露”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很容易伤人,李艳玲建议,可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如秋梨膏、柿子、柑橘、香蕉等,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