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110次无偿献血,也是最后一次无偿献血,很有纪念意义。”9月27日,在市东方红广场爱心献血屋献血的范卫星说。
范卫星的无偿献血经历得从45岁那年说起,当时,他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闲暇时路过市东方广场,看到爱心采血车,便走上前了解情况。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他毫不犹豫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第一次捐献了400毫升鲜血。从那以后,他又在两年时间里连续捐献了4次全血。“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他说。
9月27日,记者见到范卫星时,他正在捐献血小板。记者了解到,机采血小板需要根据临床治疗需求确定采集量,捐献者两次捐献间隔为半个月。10多年来,范卫星共捐献了105次血小板,献出了196个治疗量,为很多人带去生命的希望。“今年已经60岁了,身体比很多同龄人都健康,这得益于这些年的无偿献血经历。”他说。
生活中,范卫星乐观健谈,注重身体健康,颇有好人缘。在他的带动下,身边不少朋友都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最让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他的儿子18岁那年,他带着儿子参加了无偿献血。如今,父子俩都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儿子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无偿献血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对自己的健康无害,还能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件事,我坚持了10多年,真为自己自豪。”他说,今年10月3日是他60岁生日,在生日前,他到爱心献血屋预约时间,准时赶来参加无偿献血,以此庆祝生日。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