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嘉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中级法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周密部署,将主题教育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法院特色,通过积极开展动员部署、学习先进典型、提升审判质效研讨等活动,有力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动员部署 开展学习研讨
市中级法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及时传达有关学习精神,确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迅速推动主题教育工作展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9月18日,市中级法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会。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玉杰要求全体干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统筹推进四项重点措施,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贯穿始终,以更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有序开展。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主题教育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市委正在抓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做好本部门本单位主要工作结合起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切实把影响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使各方面工作都有明显进步,使队伍的思想、作风、精神、干劲都有明显的提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9月24日上午,在字字铿锵的入党誓词中,市中级法院开启了为期两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围绕“牢记使命宗旨、勇于担当作为”的主题内容,结合《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资料》等书籍,自选学习篇目,做好自学工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目的。9月25日,市中级法院邀请了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省委宣讲团成员马莉为全院党员干警作专题讲座,解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学习研讨会上,市中级法院特邀请市第九巡回指导组组长李福顺,成员王菲、李丽明到会指导,中心组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围绕“牢记使命宗旨、勇于担当作为”主题,结合法院实际和自身工作,进行了发言讨论。
典型引领 掀起学习热潮
为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引领作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9月份以来,全市法院将深度学习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与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李庆军精神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在全市法院持续掀起了学习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李玉杰要求全市法院把学习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市中级法院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向李庆军同志学习”专栏,连续刊载,持续学习,营造浓厚氛围。员额法官、中层正职以上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通过一系列的谈体会、说感想,找差距、定目标、鼓干劲、促提升。
全市法院开展了争创活动,选取近几年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典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明晰作为一名法官的初心和使命。市中级法院每个庭室通过周例会、支部集中学习讨论、干警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并对中层正职以下的干警进行心得体会的评比活动,做到人人谈感想、全员都参与、人人有收获。
真抓实干 提升业务素质
在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中,全市法院坚持以提升审判质效为中心,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检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转化为推进法院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9月9日,市中级法院首次召开全市法院发改案件“面对面”双向评析会,以逐案剖析点评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发改案件的监督与管理,该项举措为全省首创。会议对山阳区法院5起发改案件进行了逐案评析。评析现场,发改案件一审、二审承办法官厘清了案件事实,讲明了办案思路,针对发改理由及对方答辩意见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为统一全市法院裁判尺度,杜绝随意发改现象,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市中级法院专门出台了《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对发改案件实行“面对面”双向评析的暂行办法》,规定基层法院承办法官对市中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案件自查后认为有异议的,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认为有异议的,可向市中级法院提请进行“面对面”双向评析。
“发改案件是衡量案件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基层一线办案法官反应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对发改案件进行‘面对面’双向评析,既能找到案件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解决,又可以统一司法理念和裁判标准,解决‘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同时又使一二审法官互相学习、加深沟通、共同提高业务能力。”李玉杰说。
为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市中级法院实施了“三升三降”公信力提升工程——提高案件质量、提高服判息诉率、提高群众满意度,降低发改率、降低再审审查率、降低案访比,出台了《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3+4+5”案件评查监督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对拟发改的案件,二审承办法官要先向主管院长备案审查,必要时应提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讨论;发回重审或改判前,要充分听取基层法院在审理中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的依据与思路,沟通交流情况要有记录,并由基层法院承办法官签字,装入案件副卷备查。“面对面”双向评析,即是对“3+4+5”案件评查监督机制的延伸和完善,它不仅是审判理念交流的平台,也是法官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能对全市法院的类案审判产生指导效果。
此外,为不断提升法院司法决策、管理和审判能力,密切法学理论与实务联系,9月20日,市中级法院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了首届“怀川司法论坛”专题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市法院的8位法官围绕“‘三升三降’、提升审判质效”“建立健全诉源治理、多元化解机制”两大议题进行了主题阐述;来自上海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河南理工大学的10余名法学专家教授围绕小额诉讼制度分析、民事一审“事实审”中存在的问题,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及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怀川司法论坛”作为焦作地区首届司法论坛,紧扣司法改革前沿,又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在全市法院营造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浓厚氛围,对司法实践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