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他使落后村发展成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帮助贫困群众走出了生活困境;他带领大家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美化环境,让村子旧貌换新颜;他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福利……他,就是温县黄河街道东张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银。
“你拍一,我拍一,党支部对咱们最关心;你拍二,我拍二,争取活到一百二;你拍三,我拍三,打扫卫生抢着干;你拍四,我拍四,宝银为咱们办好事……”东张王庄村幸福院里的老人们自编的“拍手歌”,夸赞的就是张宝银。
近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看到,张宝银和幸福院里的老人们一起唠家常、看电视。“为了让老人们生活更舒适,我们在村里最好的位置建起了幸福院。”张宝银告诉记者。
“党旗红、生态绿、发展蓝、服务金、民生橙、安乐银”,在村委会门口两侧的宣传栏上,“六色党建”工作模式赫然醒目,幸福院养老工程就是该村的“银色工程”。自2008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张宝银全力为乡亲们办好事、办实事。2015年,在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帮扶下,该村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东张王庄村幸福院。2017年重阳节,幸福院建成运行,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只需缴纳130元至150元即可享受幸福院的一日三餐及生活、娱乐等服务。如今,已有30多位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
“我们村自从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来,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遇事都要一起商量,人人心里亮堂堂。”张宝银说。
2008年上任之初,张宝银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村集体账上有十多万元债务,但他坚信,这是奋斗的起点。
该村召开村民大会正式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决议,通过清产核资、股权量化、成立合作社三个阶段,借助温县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东风,充分利用各方优势,通过实施多个项目增加了集体土地租赁收益。如今,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0多万元。
自2008年以来,东张王庄村所有村民每人每年都有1000元的节日补助,70岁和80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分别还有400元和600元的老龄补助;全体村民的新农合、有线电视等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
通过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里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宅基地清理工作全部完成,旧校舍拆迁涉及的相关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为村两委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8年年底,为了解决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经村两委干部协商,该村先后筹资10余万元,在村中心干道向北新修了村道路4000余平方米。2010年,该村又筹资近10万元,完成了村中心干道返修和路肩硬化工程,方便了乡亲们出行。
领导带头干,群众动力足。2014年春季,该村筹资140余万元硬化路面、美化墙体、栽种绿化树木。2015年,该村实施美丽乡村二期工程,补栽村中街道两侧的绿化苗木。今年3月,该村启动了幸福园项目建设,在施工现场,总能看到张宝银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张书记身先士卒,吃亏在前,是大家的‘领头雁’。”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是村民们对张宝银的称赞。
如今,东张王庄村更美了,村民致富了,乡风更加文明淳朴了。
记者手记
一双脚,踏遍田间地头;一双手,引来八方支持;一支笔,记录村情民意;一颗心,助力乡亲梦圆,这就是张宝银。
张宝银用他的一言一行感动了父老乡亲,用人格魅力影响着东张王庄村的每一个人,用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为家乡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实事,为建设美丽乡村倾情奉献。他是大家身边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