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焦作城乡建设成就巡礼·修武孟州武陟篇 上一版3
武陟:危房改造见真情
许书广从不言难
孟州:“颜值”“气质”双提升
丁相远:投身城建写春秋
修武:“两翼齐飞”展新姿
郑小英:心里装着群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小英:心里装着群众
本报记者 张闻评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贾 兰 摄
 
   

  “闺女,快到屋里坐,赶快喝口水!”家住武陟县大虹桥乡后阳城村80岁的刘大娘,紧紧攥住该县住建局村镇股股长郑小英的手,一个劲儿地往新盖的屋里让。原来,刘大娘的3间新房是郑小英为落实县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而“跑”成的。为了刘大娘和她偏瘫在床50多岁的儿子刘建设能尽快搬出原有的危房,郑小英没少在县城与村里之间跑,摸情况、批手续、催进度。这不,刘大娘和儿子住上新房了,郑小英又要去别的村督促危房改造工作了。

  今年48岁的郑小英,一上班就在县住建局工作,本可以在一个不太忙的科室清闲自在,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她选择了天天要与群众打交道、每周都要往村里跑的村镇股。尤其当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下达后,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报到,下班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为的是统计出精准扶贫的真实数据。2018年,郑小英和同事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向全县3259户贫困户发放了危房改造政策通知单,同时挨门挨户地向村民宣传上级政策、进行住房安全等级评定,使广大群众对国家政策明明白白、对等级评定心服口服。

  郑小英心里装着群众,还表现在她接待前来咨询政策的村民身上。该县小董乡一位70多岁的梁大娘腿脚不便,她每次到县城都要步行很远到村口,搭顺风车到县住建局咨询脱贫政策。郑小英担心老人家上楼不便,总是下楼到院子里进行接待。临走时她常常会给大娘手里塞上十元二十元车费,好让她顺利返家。该县西陶镇低保户郭方孝老人说:“为了让俺对危房改造政策了解透彻,小英光往俺家里就跑了五、六趟,耐心给予解释,现在俺这心里头亮亮堂堂。”

  在单位工作的时间长了,难免会冷落了家里。每当深夜回到住处,她总是给只有11岁的小女儿报以歉意的微笑;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忙不迭地起床为80多岁的公爹熬上中药,伺候老人服完药后才赶向单位,为的是弥补对家人的愧疚。

  在郑小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武陟县住建局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郑小英本人也连年获得省、市、县村镇规划建设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村镇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