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玮萱
近日,位于龙源湖南侧、刚刚进入试营业期的覃怀书房,成了焦作市民心中最新的网红打卡地。有了这个网红打卡地,市民就可以闻着花香、听着鸟鸣,度过一段舒适、温馨的阅读时光。
作为我市市区首座“城市书屋”,覃怀书房的落成让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让“书香焦作”氛围更加浓厚,也彰显了“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城市魅力。
10月12日,记者也被它吸引而来。小桥旁,流水边,密林处,坐落着枣红色的覃怀书房。整个书房呈环廊构造,阅读的书桌被安置在落地玻璃处,窗外绿色葱郁,欲夺框而入。
阅读的桌椅也是不规则的,有圆形、有长方形,还有正方形。总之,它们也是应合了读者阅读的心情,怎么舒适怎么温馨就怎么被安放。在环廊的每个拐角处都有一个服务吧台,时刻为阅读市民服务。
覃怀书房呈中式建筑风格,内分静区、动区。在动区内,还为覃怀书房设计了可供阅读者活动的花园式内景,内有梅兰竹菊、青松翠柏,景色怡人,可谓“园中园,景中景”。在这里,1000多平方米的阅读面积、3万多册图书,完全属于阅读者,真正地融入到了市民城市文化生活中。
目前,这座城市书屋由学府书店负责运营。该书店相关负责人张晓芬说,自9月25日进入试营业以来,覃怀书房每日可接待阅读市民100余人次,已经开展了两次读书交流活动。山阳区残联、焦作大学图书馆、山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纷纷向覃怀书房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还有许多群众自发前来捐书,希望来这里当义工。这都说明,覃怀书房刚刚试营业就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激发了市民的读书热情。
张晓芬说,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他们将不断提升覃怀书房的读书环境,对阅读区、活动区、茶点区等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也将根据群众需求,增设“漂流书屋”,增强对残疾人群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24小时开放服务。
那么,这座“吸睛”的覃怀书房是如何被规划建设出炉的呢?
随后,记者采访了市园林局。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真正做好以文“化”城这篇文章,今年年初,在市领导的关心下,市园林局将龙源湖公园南侧3座闲置多年的小木屋利用起来,建设城市书屋。多年来,龙源湖公园客流量密集,是我市的地标区域,但它缺少文化氛围。将小木屋提升改造成城市书屋,既为市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又提升了公园品质、城市品位。
随后,市委宣传部、市园林局多次组织建设人员到洛阳取经。今年3月初,覃怀书房在各方热切地关注下动工。其间,建设者们又针对细节问题反复修改方案。比如,在原定方案中,3座小木屋是用混凝土材质相连,后来改为钢架结构相连,这样会让书屋更加安全、美观。5月,市园林局带队再赴洛阳学习,了解洛阳城市书屋的设计风格、家具风格。最终决定,将城市书屋打造成新中式风格,内部装饰简约而现代,庭院内种植梅、兰、竹、菊,并安装雾森系统,让市民在一个更加舒畅的环境中浸染书香,将书屋打造成焦作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在公园里搭建全民阅读平台,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公共阅读空间,还能让市民在放松休闲中享受到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得龙源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静心坐在城市书屋里,面前放着一盏精致的茶杯,边喝茶边读书,记者同许多阅读市民一样体味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城市书屋,让城市文化新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