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区河道管理处工程科科长王坤和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校友,同样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他也有一个梦想,与科幻梦不同的是,他希望将我市的黑臭水体变成清波,将我市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这一梦想现已初步实现。
城有水则秀,人有水则乐。2016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城区曾经碧波荡漾的多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成了市民“嫌弃”的臭水沟,人们也称这些臭水沟为“龙须沟”。
2016年,我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战役打响。作为黑臭水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骨干成员,王坤一心扑在城区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中。
当时,城区共有黑臭水体河道14条,其中轻度黑臭水体河道3条、重度黑臭水体河道11条,需治理的总长度达53.8公里,城市建成区内需治理的总长度为46.3公里。
人不可貌相。瘦弱的王坤在工作中却是出了名的“铁人”。
53.8公里的黑臭水体河道,他骑着自行车,用车轮“丈量”全程。那段时间,王坤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一出去就是一整天,虽然辛苦,可他从来没有抱怨。一个星期后,大家说王坤变黑了,可他只是“嘿嘿”一笑,啥都不说。
除了现场勘探外,王坤还要埋头看图纸。“对我来说,图纸就像天书一样,坤哥却看得格外细致、投入。”同事小侯感慨。通过看图纸、实地勘探,王坤摸透了黑臭水体的“脾气”,为净化它们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市实施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部分由省里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因为一些设计理念和实际情况存在冲突,为了保障我市的利益,王坤据理力争,“跑断腿、磨破嘴”,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使该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调整了思路,同意修改设计方案。
2017年年底,我市七大截污管道工程完工,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王坤和同事们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有时连加班餐都顾不上吃。对此,他们开玩笑说:“正好减肥,不吃了!”
治理过程中,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同事们开玩笑说,治理黑臭水体,就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王坤总是很潇洒地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7年,工程进行到了最关键的阶段,王坤却病倒了。人会病倒,但工作不能停啊。为了不影响工期,王坤就在医院“遥控”指挥。
还是那一年,王坤的岳父患了重病。都说女婿是半个儿子,可王坤很“无情”,天天泡在施工现场,一天假都没请。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时,同事发现,王坤好多天情绪都很低落,一打听才知道,王坤的岳父去世了,一名女同事感动得当场流下了眼泪。同事们知道,不是王坤无情,而是工作确实离不开他。
这些年,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王坤基本没管过。有一次,家人有事临时让他下班后接孩子,可他临下班时突然接到工作任务,把接孩子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是孩子老师给王坤家人打电话,才算没有让孩子在学校一直等下去。提起这些事,王坤特别内疚,说自己对不住妻子、孩子。
在市城区河道管理处主任赵娟眼里,王坤的业务能力很强,善于学习,为领导决策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格外让人感动。
今年,我市开工建设白马门河、普济河、瓮涧河、李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计划年底前完成河道开挖和绿化工程,努力实现“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的工作目标。王坤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要尽全力再拼一次!
记者手记
近年来,很多市民都有一种感觉,焦作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美了。城市建设,离不开像王坤这样的住建人。
从不抱怨、任劳任怨、善于学习,王坤为城市美起来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王坤这样的人,他们具有野草一样的韧劲和生命力,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才华,为美丽的城市增添了自己的色彩。这样的人生,精彩!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