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警务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初心写忠诚 热血洒警营
侦破一起盗窃电动车案
女子网上刷单钱被骗 孟州民警迅速帮追回
劝投一名网上逃犯
及时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
侦破一起吸毒人员盗窃电动车案
连续抓获两名吸毒人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写忠诚 热血洒警营
——追记温县公安交警大队民警周建中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周建中生前在温县客运公司检查GPS工作台账。 (市公安局资料照片)
  周建中生前在对货运车辆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市公安局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陈 彬 本报通讯员 高武剑

  那天早晨起床,他感觉有点不舒服,爱人拦住他说:“累了就请一天假吧,不要那么拼!”他摇了摇头:“你不懂,这几天单位事情比较多,大家都很忙,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可是生命,真的非常脆弱。当日下午,在召集组织开完他生命中最后一个会议后,他突发疾病,晕倒在办公室内。2019年10月7日7时许,因医治无效,这位56岁的民警离世!他走得太匆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家人和亲密无间的战友,留下了那么多遗憾和无奈……

  他叫周建中,1963年4月出生,1988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授予二级警督警衔,先后在温县公安交警大队任城关交管站站长、一中队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和善,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周建中是一位有着38年工龄、27年党龄的老民警。多年来,他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一摞摞荣誉证书,书写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一件件实事好事,彰显着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那一次次被拒绝的送礼,见证着他对党的无限忠诚!

  因为当交警几十年,周建中见过无数次车祸的惨烈,亲人生离死别、骨肉分离的场景让他触目惊心。为此,到交警大队工作后,他对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更加重视。今年年初以来,他发现温县客运公司有十几辆车因为内部管理原因逾期没有检验,担心这些车辆上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每逢周末及节假日,都和同事一起到温县客运站,借助车辆GPS定位系统对每辆车进行隐患排查,并到各路口关卡进行查看。一旦发现这些车辆违规上路,不管车辆在哪里行驶,他都会日夜兼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予以查扣,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他不止一次地跟同事讲:“我们要从源头抓起,不要等悲剧发生了再去找原因。”

  有的货运公司老板为了逃避检查,多次到周建中家中送礼,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但他始终不为所动。有一次,某公司老板因为车辆存在隐患找到周建中家中说情,他躲着不见,来人将购物卡偷偷留下就走了。听到爱人讲述这件事,他当即发火,通知该公司老板马上赶到交警大队,将购物卡摔在其身上,义正言辞地说:“我们排查隐患,是为了车辆安全出行。你以为这些钱将我买通你就安全了?人啊,不能抱丝毫的侥幸心理,不然迟早要吃亏的。与其把精力用在送礼上,不如把心思用到整改上!”一番话说得对方面红耳赤。

  如果说周建中的铁面无私让人敬重,那么面对巨款拾金不昧的精神更凸显了他的高尚品格。20年前,周建中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时候,他捡到一个包裹,里面有3万多元现金和支票之类贵重物品。经过仔细查看,他发现该包裹是一个叫郑某某的人遗失的,便连夜展开查找,很快找到了失主。失主郑某某看到这些现金,激动地说:“我以为这钱丢了绝对不会有人归还,没想到咱们民警同志千方百计找到我,实在让人感动。”周建中笑着说:“我是公安民警,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群众的一针一线坚决不能拿。”一番话说得郑某某心生敬意,两人从此成了朋友。

  周建中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儿女的教育更为苛刻。不久前,儿子星杉跟他讲起想入党的事情。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有入党想法,我很高兴,也非常支持。你要知道,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从现在开始,你要时时处处做到心怀群众、无私无畏。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与党员标准差距还很远,要不懈努力!”

  爱洒警营 情献岗位

  作为一名从警30多年的老民警,周建中对公安工作的热爱,早已融入生命。他常跟爱人说:“我们小时候,国家还比较贫穷,人们生活不富裕,大街上很少有车辆通过,农村就更少。小时候,只要有汽车进村子,整个村里的孩子都沸腾了,追在汽车后面跑,兴奋地喊着、叫着。那时候我就暗暗地想,等有一天,我一定要买一辆自己的车子……”长大后,从事交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每天在高峰岗上执勤,指挥着“千军万马”,周建中感觉很兴奋、很自豪。别人觉得很辛苦、很枯燥的工作,他从来没有喊过累。只是至今,他都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

  周建中的爱人抚摸着他的遗物说:“他身体不好,单位领导多次劝他要保重身体,我也不止一次地跟他讲,咱别那么拼,累了就请个假休息一下,可是他根本听不进去。10月3日,他因为身体不适还去医院做了检查,当天下午就又去上班了。只要你拦着他,他就会说,你知道吗?我既是民警又是党员,大家都很忙的时候,你让我躺家里休息,这假我是不会请的!”

  在周建中家门口,有一条小巷,小巷周围有几所学校。一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这条小巷就开始拥堵。周建中上下班路过这里,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会停下来指挥交通,直到看到车辆和行人疏散开来,才会放心回家吃饭。有一次,周建中带着家人到外地走亲戚,没想到半路堵车了,身着便衣的他立即下车指挥交通、疏导人群。爱人哭笑不得地说:“老周,你有没有搞清楚,这不是咱温县!”周建中郑重地说:“穿上警服,我是警察,出了咱温县,我还是警察!”一番话说得家人肃然起敬。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作为老民警,周建中更感到时间的珍贵,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始终保持忘我工作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干劲。

  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周建中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跑完步、打完拳后,他便到交通岗站“早高峰”。同事小蕊追忆起这位兄长说:“因为单位女同事多,他总是格外照顾我们。驻站、值外勤等比较辛苦的工作,他总是包揽下来。逢到过年执勤,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他总是主动值班,剩下的时间让我们挑。遇到工作中有的群众有急躁情绪,我们应对不了,他总是出面调解,耐心做思想工作。可以说在工作岗位上,他就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

  某运输公司的辛帅提起周建中伤心不已:“说实话,以前挺烦周警官的,管得严、管得细,整天没事就来我们公司检查安全、查看台账、定位车辆……可现在想想,他图什么呢,还不是希望车辆平平安安出行,我们公司运作得红红火火吗?周警官是真的负责,今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我在单位值夜班,都深夜了,他还来我们公司检查,通过我们的平台查看车辆是否超载、超速,查看司机是不是疲劳驾驶。检查结束时,他还反复叮嘱我,一定要认真值班,这天冷路滑,又逢春运高峰,一定要让司机们谨慎驾驶,咱的车队庞大,不出事则已,出了事就是大事!”

  辛帅的微信朋友圈里,至今保存着周建中最后的工作照片——2019年10月5日16时许,周建中和交警大队的领导一起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会。辛帅这张照片的说明是这样记录的:继续,不要停,我们学习安全教育。可是就在这天下午,周建中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电脑桌前,他的“不忘初心”党员学习笔记本上还记录着10月5日的学习内容。晕倒的前一分钟,他还给爱人交代说:“我今晚要加班,就不回家吃饭了……”家和单位,只有不到1000米的距离,他却再也没有走回去……

  家庭亲情 永难再续

  周建中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单位。他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倾注在交警大队。可是对家人的亲情,他缺失的太多太多。

  周建中的父亲88岁了,只要不上班,他总是搀扶着老人去公园散步,总是买菜、下厨,做几道父亲爱吃的小菜。父亲年纪大了,喜欢吃一些软糯的饭,他只要在家,就一定要单独给父亲做一份,让老人家吃得舒心。国庆节前夕,是交警大队最忙碌的时候,他怕自己忙于工作冷落了老人,就把老人送到姐姐家里。临走时,他叮嘱姐姐:“等我忙完这阵子,我来接爸回家!”可是这一次,他食言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再也等不到自己最爱的儿子……

  女儿周颖提起父亲泣不成声:“我虽然每天都在家里,可是我已经有10多天没见过爸爸了。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上高峰岗,晚上我们都困得睡着了,他还没有回家。所以除了早晨听到他开门、洗漱的声音,这十几天我和爸爸没有任何交流。谁曾想,这却是我和爸爸相处的最后时光。如果早知道他走得这么匆忙,那么无论等多晚,我都会陪着他一起说说话。爸爸啊,女儿还有多少知心话要跟您讲,您可听得到……”

  儿子星杉至今记得,学校的每一次家长会,都是妈妈陪自己一起去的。小时候不懂事,星杉曾气呼呼地跟爸爸说:“人家小朋友都有爸爸接送,就你从来不陪我,你有多忙啊?我告诉你,这次家长会你再不去,我就给你开罚单!”在父亲灵前,星杉放声痛哭:“亲爱的爸爸,儿子的罚单开出来了,可是您什么时候来缴罚款呀?您总是对我说,等您退休了,领着我和妈妈周游世界;等您退休了,就养花养草帮我做饭,弥补我们缺失的父爱。可是这一天,我们永远等不到了……”

  他走了,带着满腔的爱与不舍;他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岗位上。他没有离开——儿女心中,那爱岗敬业的楷模还在;运输公司,那不厌其烦的叮嘱还在;高峰岗上,那挺拔的身影还在……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