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清风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县纪委监委 为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
武陟县召开澄清公开反馈会 还清白者清白
清风正气容不得诬告陷害
严查实审 为干事者撑腰 明辨真伪 向诬告者亮剑
焦作市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办法(试行)
博爱县召开信访问题澄清会 为担当者担当
自导自演诬告闹剧终被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市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办法(试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依纪依法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和不实反映的对象澄清正名,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秩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受到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的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和实施诬告陷害的涉事人员。

  第二条 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坚持实事求是、教育在前、预防为主、依纪依法查处的原则。

  第三条 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决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把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事项,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预防、查处惩戒职责,全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负责的良好氛围。

  第四条 加强党性观念和法纪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认识到诬告陷害是对党不忠诚、欺骗组织、污染政治生态的违纪违法行为,自觉坚守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坚决远离、抵制诬告陷害行为。

  第五条 对动机不纯、恶意举报或者借机混淆是非、发泄私愤,甚至威胁、敲诈、报复有关人员,污染政治生态、扰乱社会秩序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适时公开曝光,坚决刹住损害党员、干部形象,挫伤干事创业积极性,破坏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歪风邪气。

  第六条 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如实反映问题,对于以捏造、道听途说内容举报或者缠访闹访、寻衅滋事,扰乱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严肃处理,具有违法行为的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对组织考察、考核、提名公示期间线索不清的匿名举报,原则上不予受理;对诬告陷害意图明显、借机“搅浑水”干扰正常工作的,坚决进行线索倒查,从严处理。

  第八条 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公安部门分工协作,检察、法院、审计、信访、民政等部门配合,做到日常信息定期沟通、重要信息随时沟通,形成严查快办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的工作合力。

  第九条 市纪委监委负责举报信息的研判和对涉案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的查办;市委组织部负责在干部考核、考评中落实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惩戒等工作;市公安局完善工作衔接机制,依法查处相关案件线索;市发改委协同将诬告陷害者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和社会征信系统。

  第十条 各级党委(党组)加强以案促改,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澄清正名,维护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委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负责解释。

  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公安机关等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