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第六个全国扶贫日、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梳理我市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感到,思路更清了、方向更明了,同时对于如期完成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焦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铆足干劲、狠抓落实,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呈现良好态势。2013年至2018年,全市贫困村累计脱贫出列122个,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97万人,累计脱贫率达79.81%,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年底的4.37%下降至2018年年底的0.83%,为确保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2018年,我市“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成功举办了全省健康扶贫现场会、全省电商扶贫现场会、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全省“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扶贫”现场观摩培训会和全省“中国社会扶贫网”调研座谈会,脱贫攻坚的焦作经验得到进一步认可和推广。
我们坚持政治引领,以清醒坚定的政治自觉推进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上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焦作市委、市政府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凝聚各方力量,下足“绣花功夫”,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焦作落地生根。我们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要求,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站位、高位谋划,对脱贫攻坚工作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常抓严管,“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积极开展;建立和完善了脱贫攻坚调度机制、“四个一”机制、行业扶贫工作运行监测机制和驻村第一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出台了《转移就业支持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等4个专项实施方案、《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实施办法》等4个实施办法、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巩固。
我们坚持紧盯脱贫标准,以扎实有力的举措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各类资金、项目,重点投向贫困村、贫困户,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力促稳定增收。产业扶贫发力,实现了村村一个带贫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门路;就业扶贫提速,未脱贫贫困劳动力培训率、就业率均达100%;生态扶贫做实,选聘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37名,林业企业扶持贫困户年均增收上万元;金融扶贫助力,历年累计为4004个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2亿元。二是提升保障水平。对全市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贫困户危房改造提前实现“清零”;教育扶贫阻断了代际传递,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免除建档立卡学生学费和住宿费2967人次、160.56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2042人次、672.98万元。三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3300公里,全市190个贫困村实现了通路、通车、通邮;农村安全饮水、电网升级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坚持聚焦重点人群,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坚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一方面,全面推广“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针对因病致贫比例大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探索建立了“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通过为贫困群众定制医疗服务和医保救助方案,实行社会救助兜底,贫困群众大病专项救治率、慢病患者签约率均达100%,医疗总费用报销率达92.6%,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市因病致贫人数减幅达44.56%。另一方面,探索实行集中医养和贫困兜底线保障。在深化“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1+9”贫困兜底线保障政策体系;参照贫困户识别方法及程序,识别贫困兜底线户2708个5643人,认定需要陪护的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和重度精神残疾人1236名。全市已投入建设和改造资金1.97亿元,共规划建设医养中心45个,已建成32个,入住455人,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帮助贫困兜底线户实现增收。
我们坚持广泛动员,凝聚社会强大合力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在全市实施了社会扶贫行动和消费扶贫活动,充分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累计注册爱心人数、注册贫困户数、对接成功物品及资金数等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累计建成电商扶贫服务站点1008个,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线上线下产销对接金额40.3万元;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市政协动员180家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等为68个贫困村捐资捐款978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厕所改造、环境整治等;积极组织“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印发消费扶贫倡议书,刊登公布贫困村农特产品信息,举办消费扶贫展销会,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购买,全市消费扶贫金额已累计600余万元。
我们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以基层基础的不断夯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始终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所有贫困村和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建立了479个村级脱贫责任组,选派352名驻村第一书记,实现对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市、县两级共举办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驻村帮扶干部、乡村基层干部培训班150余期,3万人次参加培训。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建好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着力为贫困村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广大基层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与贫困户心贴心、情相牵,敢挑重担、无私奉献,为所在村尽心谋出路、尽力求发展,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强化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了贫困群众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脱贫攻坚战犹酣。目前,全市还有未脱贫人口2.2万人、未脱贫村68个。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村、特殊困难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市之力,确保2019年完成1.5万人脱贫、68个村退出,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大头落地,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