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家的“土货”要找到销路,变成致富的“金饽饽”,要怎么走?搭上消费扶贫的快车,顺利踏上致富路!10月16日,在第六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市扶贫办联合市工商联在市龙源湖公园北广场举行了焦作市消费扶贫展销会,对我市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进行集中展销。
创品牌拓销路
“土货”要找到好婆家
虽然秋风瑟瑟,寒意逼人,但展销会还未开幕,现场已是一派火热。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以及中站区、马村区的农特产品展位前,都挤满了咨询购买的市民。
此次展销会上的农特产品种类繁多,既有花生、石榴、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也有柏山窑茶具、盆窑黑陶、粗布床品等手工艺品。值得一提的是,展销会还特别设立了嵩县展区,展出了香菇干、木耳等80余种来自嵩县的农特产品,这些“农家宝贝”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选购。
8时40分许,展销会正式开幕。早已选购好心仪产品的市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扫码购买。市委副书记刘涛到各个展区,详细了解各县(市)区农特产品的种植、产量、销路等情况,与参加展会的合作社负责人、贫困户等进行交流,鼓励大家要积极开拓思路,不断拓宽销路,实现丰产又丰收。
“咱们的农特产品也要创品牌,让咱们贫困村、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找到‘好婆家’,卖上好价钱。”刘涛叮嘱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进行收集、包装和品牌设计,提高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得知市女性企业家协会、女性创业协会组织了不少企业家来参加展销会,刘涛很高兴。他鼓励这些爱心企业家要发挥企业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扶贫干部来“代言”
市民热情“买买买”
“这些土鸡蛋都是今天一早刚从我们村的土鸡养殖场拉过来的,特别新鲜,营养价值和口感都非常好。”在马村展区的一个展位前,驻马村区演马街道小卢庄村的第一书记宋荣花当起了村里农特产品的“代言人”,热情地向过往市民推销。
展销会开幕不久,她带来参加展销的几十公斤花生就被抢购一空。宋荣花当场拿起手机建了“马村农特产品展销会微信群”,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有40余名市民加群,共计订购了300余公斤花生。
“你看这澡巾,用料好、造型新,使用舒适。”在博爱县展区,月山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副镇长章莉热情叫卖起来,她的朴实热情吸引了不少市民,一会儿就卖出了几大包澡巾。
在孟州市展区前,槐树乡的扶贫干部带来了几百公斤来自源沟村九亩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杂粮、红薯粉条、有机小米、石磨小麦面等农特产品,由于品质优良,这些产品供不应求,展会开幕不久就销售一空。
消费扶贫让市民不出市区就可以买到贫困地区的优质农特产品,还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你瞅瞅,干果、大枣、驴肉、小米……都是好东西。”在展会现场,双手提满农特产品的市民魏秀霞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一脸高兴地说,“听说广场上有扶贫展销会,我和家人就过来看看,没想到买了这么多,心里很高兴,这也是给扶贫献爱心、作贡献了。”
“没想到,我家的石榴这么受城里人喜欢,他们还主动提出加我微信,以后要经常联系购买。”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石榴种植户李全激动地说。今年他家里的3亩石榴园第一年挂果,每亩地约收获500多公斤,全部销售后,预计收入2万余元。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地里的农产品,一头连着广阔的消费市场,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5月全省启动消费扶贫工作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九大消费扶贫”模式。
据悉,目前全市消费扶贫累计达600余万元,购买嵩县农特产品共计15万元。本次展销会上,有关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还将签约一批、购买一批农特产品,再掀消费扶贫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