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
以补齐短板为根本,
着力深化“四项治理”
抓市容卫生“治脏”。全面落实门前“五包”,全面实施智能化垃圾分类处理,新建改造公厕184座、垃圾中转站8座,全市19家农贸市场全部列入升级改造范围,7家已基本完成,8家正在进行改造。抓生态环境“治污”。强力整治“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冶炼围城、废品围城、涂装围城”,铁腕开展焦作北部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5万亩,昔日满目疮痍的北山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全面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上半年省控断面水质100%达标,居全省第一位。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燃气普及率分别达80.9%、95%。抓交通秩序“治乱”。在全省率先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和文明交通“五要十不”活动,整治交通陋习,引导文明出行。
抓公共服务“治差”。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加强政务大厅、医院、车站、商场超市等管理,树立了窗口行业良好形象。同时,聚焦民生热点难点,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9所、中小学340所,改造综合性医院18个,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45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以文明理念为引领,
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扎实开展“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三大提升行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推荐评议身边好人、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范占先、郭欣欣两个家庭当选全国首届文明家庭,8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全省前列,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谢延信、维和英雄申亮亮等一批先进典型,“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关爱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风。开展诚信守法“六进”活动,“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培育文明风尚,打造“文明之城”。开展“文明公约”“文明十条”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全面普及规范文明礼仪。创作完成歌曲《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在全市中小学组织传唱推广,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
以群众参与为助力,
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
我市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汇聚成创建的强大合力,以城市带农村、以机关带基层、以干部带群众,打了一场“人民战争”。组织“六比四评”活动,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沿街门店、窗口单位等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创建的主动性、积极性。整治无主楼院,对全市39个街道(乡镇)、100个社区(城中村)、322个老旧楼院进行分包帮扶,彻底解决了无人管理的问题。在市直100家和城区166家沿街单位开展“三包三化”活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完成了全市87个乡镇、1712个村庄、260条主次干道的治理任务,拆除空心宅院3458座,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完成8.5万座,全市农村基本达到“全域净、一眼净”标准。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完善“一约四会”,营造了邻里友善、乡风和谐、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修武县云上的院子等精品民宿被业内赞为“南有莫干山、北有云台山”,温县的陈家沟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