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10月18日,记者从市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召开的全市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从当日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攻坚行动。
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医保系统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堵漏洞、强监管、严惩处,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初步形成了强化监管的高压态势。市医保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前9个月,全市已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141家,共处理违约违规定点医药机构346家。其中,解除服务协议1家,行政处罚10.78万元。
欺诈骗保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顽疾。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医疗机构尤其是经营不善、病源不多的医院想尽办法套取医保资金。在攻坚行动中,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过度检查、假住院、假手术等行为,都是专项治理的范围。
从10月18日起,我市强力启动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巩固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努力实现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检查的全覆盖。此次行动将采取各县(市)区拉网式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抽查、宣传曝光等方式和措施,检查定点大型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严厉查处挂床住院、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套用项目收费、不合理诊疗、串换药品耗材及诊疗项目等违规违约行为,确保医保基金高效使用,把每一分钱都花在病人身上。“这次检查的重点是大型公立医院。我们要向因大型医院过度诊疗行为而导致的基金浪费问题‘开刀’,坚持‘严罚重处’原则,对性质恶劣的欺诈骗保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市医保局局长马爱国说。
市医保局要求,各级医保部门要尝试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打击欺诈骗保行为;要探索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医务工作者、普通参保人员中选聘监督员,协助医保部门查找违法违规问题线索;要增强医保信息系统功能,采取数据筛查的方式精准排查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的违约违规违法行为;要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交叉检查、明察暗访,加大曝光力度,对查实的典型案例要及时公开,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