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记者近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我市认真开展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界线630公里,排查界桩23个。同时,通过与山西省晋城市联检,重点对晋豫线焦作晋城段进行全线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和争议纠纷,有效化解了边界矛盾纠纷隐患。
一是领导重视,亲力亲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界线管理工作,抓住五年一次的省级界线联检工作契机,特别是发挥晋豫线焦作晋城段界线联检牵头单位的有利地位,积极争取省民政厅的支持,4月初在我市成功举办了“晋豫线第四轮界线联检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晋豫线沿线的两省8个省辖市、1个省辖县级市、20个县(市)区的领导和界管人员7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市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多次召开界线联检工作会议,并对化解边界矛盾纠纷隐患作出批示。市民政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与有关县政府的主管副县长、民政局长、乡镇长、村干部一起,实地查勘省界晋豫线边界纠纷隐患,研究界线图、协议书,分析边界纠纷产生的历史原因、来龙去脉,并要求县级政府采取措施化解纠纷隐患,维护边界地区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机制,形成合力。我市把调处边界纠纷与界线联检工作相结合,认真分析研究边界纠纷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健全预防、排查及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纠纷隐患,进行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市、县两级成立行政区域边界矛盾纠纷化解领导小组,以主管民政的副市长、副县长为组长,牵头负责,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找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讲究策略,果断处置,有效维护了边界的稳定。
三是部门配合,各尽职责。民政部门作为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部门,应确保行政区域界线明确,双方没有界线争议。同时,边界矛盾纠纷还牵涉到土地、林地、矿山、水库、河流等资源。为此,我市把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部门一起纳入边界纠纷隐患化解工作中,各部门紧密联系、沟通协作,针对不同边界矛盾纠纷,运用不同的调处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目的。
四是依靠基层,共同发力。界线两侧的村民世代生活相处,他们对界线最清楚,当发生矛盾纠纷时,村干部就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人。对此,我市及时召开村两委会研究解决边界纠纷隐患。对于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村里一时化解不了的,提交乡镇政府,由分管领导牵头化解,或者提出化解意见,召开乡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五是真心真情,感化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市民政局发现边界相邻村的村民没有大的矛盾,很多村民还是几十年的亲戚关系,村与村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深入走访调研,与村民拉家常、谈生产,让村民感受到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工作,能够坐下来共商边界平安建设大事,共同维护边界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