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这关乎生命的一步,也是对医护人员判断力、反应力、处置力等综合能力的考验。近日,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成功将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患者突发心梗
医生快速反应
10月17日19时许,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一名前来就诊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汗顺着脸颊往下流。值班医生李秀芳立即为患者作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但李秀芳没有放松警惕,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患者此刻的表现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李秀芳一边安排抢救,一边向科主任杨静汇报。再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自称疼痛有所缓解。此时,杨静也赶到医院参与抢救。
李秀芳说,护士对这位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心率比较整齐。随后,她再次为患者作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略有抬高。这时,患者的化验报告也已经出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杨静找患者家属谈话,并联系介入科准备手术。患者家属看各项检查结果没有异常,认为患者的病情没有危险,不配合治疗。杨静向患者家属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后果后,患者家属同意配合治疗。
就在医护人员准备送患者到介入科作术前心脏造影检查时,患者再次出现疼痛症状。医生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当医生为患者作第三次心电图检查时,结果出现异常。“心电图一旦呈现出‘红旗’飘的形状,就表明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李秀芳说,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耽误,立即把患者送到介入科准备手术。
在介入科医生的配合下,杨静为患者实施了心脏介入手术,打通了堵塞的血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患者在作心脏造影时,从显示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冠状动脉多处狭窄,最狭窄处犹如发丝一样细。”李秀芳说,在患者出现狭窄的血管处放了3个支架后,患者的病情立即好转,疼痛等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全力以赴
守护健康
昨日,记者在该科见到这位刚刚经历生死的患者时,他激动对记者说:“我的这条命是医护人员抢救回来的。”
这位患者说,从突然发病到手术结束,也就1个小时的时间。这1个小时,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1个小时。从该科医生对他的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到快速反应,对症治疗,这一切都反映出,该科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患者的生命也将终结。急性心肌梗死是患者心脏的供血血管被堵塞后,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坏死。心脏血管堵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疏通堵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患者恢复的情况也就越好。
那么,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有什么前兆?人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杨静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有以下几种前兆:第一,如果一个人有心绞痛的病史,但在某一个阶段内,在没有受到外部一些事物的影响时,突然出现心绞痛,疼痛感不断增强,就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前兆。
第二,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冠心病又没有心绞痛病史,却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烦躁和焦虑的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前兆。
第三,如果一个人心情不好,又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经常性咳嗽等情况,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前兆。
第四,如果一个人的心脏没有任何疾病,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性地感觉到心律失常,尤其是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都没有好转,那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前兆。
杨静说,上述症状一旦发生,患者必须认真对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没有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没有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