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脊柱外科于前段时间成功实施一例巨大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术后当天,患者右侧肌力有所改善,患者家属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这位患者家住武陟县,晚上睡觉时突发右侧肢体瘫痪。由于发病突然,患者家属担心为脑血管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至当地医院,之后又转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进行治疗。该院神经内科二区医生先是为患者查体,然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最终排除脑血管病。随后,神经内科二区医生邀请脊柱外科医生进行会诊。通过详细会诊,考虑患者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医生在会诊时发现,患者肢体右侧肌力很差,仅为1~2级,比完全瘫痪的0级略好一点。磁共振检查也显示,患者脊髓压迫非常严重,急需手术治疗。为了便于治疗,患者被转入脊柱外科。
据该院专家介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被人们认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黄种人中具有高发倾向,由于该病曾被日本学者广泛研究和报道,医学界也曾将此病称为“日本病”。另外,由于该病起病隐匿、不易发现,就诊时患者多半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迫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由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风险较大,且这位患者CT检查显示为巨大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椎管侵占率在80%以上,实施脊椎前路手术具有极高的风险,按常规需要先进行脊椎后路手术为前路手术提供缓冲空间。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该科主任王忠仁组织人员对手术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并通过CT三维重建了解骨化块的形态。为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经过反复商讨,决定为患者实施创伤更小的直接前路手术。手术方案确定后,该科医生一方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一方面同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在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该科医生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天下午肌力有明显改善。经过脊柱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一周患者伤口愈合拆线,并转回当地医院康复科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近日,该科医生根据患者发来的照片初步判断,其右侧肌力得到明显改善,已经达到3~4级。
据了解,此次手术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近年来该科在不断强化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将学科细分为脊柱微创、脊柱退变、脊柱畸形等发展方向,鼓励科室成员分别确立各自的主攻发展方向,使整体技术呈现专、精、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