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房产管理中心联合在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区养犬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近日,不少市民来电反映,在为我市这一《通告》点赞的同时,对个别养犬人的不文明行为表示不满,希望能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加强管理。
文明养犬是市民较为关心的问题,现状是什么?记者进行了调查。
室内公共场所已难见犬影
《通告》规定,禁止携犬进入机关、医院、学校、儿童活动中心、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候车室、商场超市、饭店等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园、绿地、广场等室外公共场所(导盲犬除外)。
记者了解到,室内场所已难见犬影。
我市的机关、医院、学校、儿童活动中心、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候车室、商场超市、饭店等都有明显的禁止狗入内的标志,一些养狗者看到这样的标志后,就不带狗出现在这些场所。
过去,曾有市民在万达商场内看到有人大摇大摆带着宠物狗逛商场,其他顾客表示不满时,遛狗者还理直气壮地说:“万达内允许遛狗。”
如今,有了《通告》,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万达商场内已没有人再在这里遛狗,大快人心。
一些银行、商场、饭店,为了不让狗进入,专门在门口给狗安了临时小窝。
在室外公共场所,一些遛狗者注意给狗牵绳、清理粪便。
记者曾在市民主南路看到,一牵绳遛狗的中年男子,当狗狗大便时,他将狗粪及时清理,赢得了路人赞许的目光。
一些区域监管还有待加强
广场、公园、绿地遛狗者少了,但个别地方市民的投诉却多了。
市民张先生把在山阳路旁一公共绿地拍到遛狗者的图片发到了微信群里,并质疑:“难道这里不在文明养犬管辖范围之内?”
记者在这里看到,每天清晨,不少人在这里晨练,许多遛狗者也在这里遛狗,还有四五只流浪狗出没于此。
市民吴女士的工作单位在市东方红广场旁,她致电本报说,每天晚上,不少遛狗者选择在市东方红广场中心舞台遛狗,留下很多狗屎。他们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上班后,都要义务为遛狗者清理粪便。可第二天,这里又产生了很多狗粪。原来,晚上遛狗者来广场上遛狗,这一时间无人管理。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市月季公园把《通告》和《文明养犬倡议书》专门做成大板报,摆放在公园人流量大的位置,可还是有人无视这些,继续在公园里遛狗,有些还不为犬只束牵引绳。
市民建议:坚决治理不文明养犬行为
市民张先生说,为了让《通告》真正落到实处,建议有关部门给狗办“身份证”,约束狗的行为。
市民田女士说,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遛狗区。
市民金先生说,对违反《通告》规定的遛狗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市民马先生建议,希望广大养犬的市民朋友自觉增强文明养犬意识,少一些随意,多一分规范;少一些陋习,多一分文明;少一些放任,多一些管理。比如,出门要给狗狗拴狗绳、备垃圾袋和纸张,及时清除犬粪。遛狗时,要实行错峰遛狗,既遛狗又不扰民。
正像我市倡议的那样,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是每一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广大养犬的市民朋友积极响应倡议,规范养犬行为,做一个文明、自律的养犬人,自觉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为我市“四城联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