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沁阳市太行街道朱庄村社区,修葺一新的柏油道路两侧,粉色的长春花、金黄的雏菊吸引很多居民驻足拍照。“有了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俺朱庄村旧貌换新颜啦!”朱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文生高兴地对记者说。
朱庄村社区的变化只是沁阳市背街小巷及老旧居民楼院改造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市薛街、卫门街、朱庄村社区主街道、县南街、煤巷等8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基本完工,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文明街巷亮人眼球。
今年8月,沁阳市出台《沁阳市城区背街小巷及老旧居民楼院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实施城区背街小巷及老旧居民楼院改造提升工程,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背街小巷脏乱差难题,营造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第一批选择了8条街巷作为试点。
沁阳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在破旧立新的同时,如何留存文化记忆,涵养文化自信?位于该市怀庆街道辖区的薛街给出了答案。薛街一边有朱载堉纪念馆,另一边是古朴的明清民居。整治中,以朱载堉纪念馆为载体,巧妙设计“雅韵相承、锣鼓齐鸣、曲韵天骄”三大板块,构建以古覃怀文化为主体的“怀川乐韵”乐律文化长廊,展现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及古覃怀地区的音乐文化遗产,古朴典雅与现代文化相映生辉,成为一处新的风景线。
沁阳城市中心地带有一条无名小巷,因小巷深处是以前的煤场而俗称为“煤巷”,脏乱差现象严重。在背街小巷改造中,沁园街道通过访实情、察民意、听民声,围绕小巷发展历史,了解周边业态和群众需求,对其进行文化景观的打造。如今,昔日脏乱差的“煤巷”摇身变成墙面雪白典雅、彩绘古色古香、绿植生机盎然、环境焕然一新的“美巷”。
改造容易巩固难。朱庄村社区在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前,多次召开群众代表、社区居民座谈会,最大程度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该社区选定主街道作为首批改造提升的道路,聘请专业设计师,明确“文化创意+传统民居”的改造思路,从铺设路面、施划标识、修缮民居到增设花钵、花箱,从规划停车位到垃圾不落地,都融入了文明宜居的理念。改造完工后,该社区又在党员中招募“街巷管家”,参与到背街小巷管理中,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目前,沁阳市已经启动第二批9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此后几年,该市将按照每年不少于8条的计划,对背街小巷逐步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全力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新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