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徜徉“粉色海洋”
河南启动“两步申报”改革 促贸易便利化
蜀道之难大改观
共和国反腐第一案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连续9年下降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
要闻简报
公 告
公 告
公 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蜀道之难大改观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952年7月1日,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成都火车站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标志着“蜀道难”的历史从此改变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国从清末即开始在四川筹建铁路,民国时期也曾几次筹划,但延宕至新中国成立,川渝大地还是没有一寸铁轨。

  1950年,成都、重庆刚刚解放不久,中央即决定修筑成渝铁路。同年6月,3万多解放军官兵带着未尽的硝烟,投入了筑路的战斗。随后,铁路沿线的农民也纷纷加入筑路大军。

  成渝铁路动工之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枕木。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几十个县发动了献卖木料的运动。成渝铁路所需要的钢轨和配件,国营某钢铁厂制造出来了。道钉、道岔和某些机器,重庆400多家私营钢铁厂承担起来了。十万劳动大军所需要的工具,重庆相关工厂的职工包做了。过去铁路上用的从美国买来的火药,西南的工厂自己能够制造了。完全用本国的器材修筑铁路,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成渝铁路的修建带动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许多停工半停工的工厂恢复了生产,失业工人找到了工作,贫苦农民通过献卖木料、参加筑路增加了收入。这使沿线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铁路,筑路民工更加尽心地为铁路服务。民工提出口号:“保证火车不在我建的路基上出事故!”沿线农民组织起护路队,许多妇女深更半夜还在线路上护守巡逻。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形成了新的交通系统,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为西南的工业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