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城商行不做全能银行,专注特色才有未来。焦作中旅银行的转型发展,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近年来,焦作中旅银行深谋创建优秀城商行的改革发展大韬略,秉承“差异发展、质量为上、风险为先、价值创造、精准服务、全面创新”的六大发展理念,借助大股东中国旅游集团平台,坚持“旅游+金融+互联网”战略,打造旅游特色银行,推动特色化转型纵深发展,其特色品牌形象持续彰显,特色发展之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旅游金融服务冲出新高度
9月1日起,该行客服电话升级为全国通用号码95755,取其谐音“叫我去玩玩”,这是该行面向全国推出的24小时“金融+商旅”全流程、综合性服务平台。除了能提供金融服务以外,还可向客户提供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门票等商旅产品的咨询、预订、服务保障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一站式差旅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差旅管理水平。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客户提供商旅服务2000余次。
作为国内首家旅游金融专业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倾全行之力打造“i旅游”卡,强力推动旅游惠民、便民。截至9月底,“i旅游”卡累计发卡67.30万张,今年前9个月,卡权益使用累计达5万人次。
围绕旅游特色发展的初心,该行以工匠精神向社会各界讲述旅游金融故事。
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特色业务模式探索与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是焦作中旅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旅游消费分期业务模式、批量酒店间夜权模式等项目的实施,为该行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4.68亿元、净利润2.10亿元,存款增速位居全省5家城商行之首。
“围绕旅游特色的战略定位,我们既要有战略定力,又要与时俱进;既要顺应大势,又要聚焦优势。特别是作为区域性小型城商行,我们永远要重视专注的力量,与其‘遍地开花’,不如‘五指聚拢’,聚焦打造旅游特色商业模式,聚焦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品组合,聚焦旅游金融科技支撑,选好定位、做出特色,在擅长的领域打漂亮持久战。”该行董事长郑江说。围绕战略定位,该行出台了资源配置、内部考核、创新激励等一系列政策,市场方向与客户定位逐步聚焦于旅游产业供应链的金融方向。
如今,该行围绕文旅产业资源供给端的金融服务,从传统信贷产品逐步演变为特色化金融服务。该行发起设立了全国首单海洋公园ABS-“海昌海洋公园入园凭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创新发展了旅游企业公开市场融资新模式;发行“鑫沅资产—西双版纳傣文化风情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给予“驴妈妈”预付款融资支持,专项用于向华侨城集团旗下企业购买2019年度的入园凭证;与同程、泰坦云等平台合作,逐步对逾2000家酒店包房商提供流动性支持等。同时,2019年,该行梳理河南省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分布、“头部”企业情况,深挖省内重点文旅企业合作机会,为“老家河南”增光添彩,为“两山两拳”添砖加瓦,为黄河文明生态带以及开封、洛阳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添柴加薪。今年,一家省级媒体报道该行支持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时称,尽管焦作中旅银行总资产规模稍小,但在支持河南文旅发展方面颇有心得。
近年来,该行沿着“先焦作、后河南、再全国”的路径,在焦作扎根,从河南起步,旅游特色业务已覆盖省内18个地市、国内22个省(直辖市),并与景域集团等旅游类核心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
旅游金融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9年是焦作中旅银行特色业务转型的关键之年。随着银行旅游金融人才不断增加、对旅游行业的理解不断深入以及业务经验的持续积累,该行的特色发展模式也从资产业务快速扩张转变为探索可持续、能复制、有效益的商业模式,努力培育特色银行核心竞争力。以“酒店客房间夜权质押贷”为例,该行在酒店经营数据真实性、酒店间夜销售资金回款等方面强化风控措施,有效盘活酒店类客户的核心资产,实现了酒店类客户融资业务的创新与突破。该产品在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脱颖而出,斩获了“对公业务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
在金融品牌打造上,该行从单向传播向与特色金融互动方面转变,从满足功能性需求向“旅游+”体验品牌转变,做到了品牌美誉润泽人心。2019年,该行成功举办“河南旅游—先游后付诚信联盟”发布会,先后参加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发展论坛等活动,旅游金融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今年是焦作中旅银行成立21周年暨更名4周年,21年的发展时光在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中只是一个片断,21年的奋斗历程,有坦途更有荆棘,有机遇更有挑战。作为河南省城商行的劲旅,焦作中旅银行将秉承初心,正向打造“特色鲜明、服务专精、效益一流”的旅游特色银行的更高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