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在蓝天下温暖过冬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李志勇同志先进事迹市直专场报告会举行
全体冲刺 全面对标 全力攻坚 全员参与
河南共青团服务青年退役军人联合行动在我市举行
致全市环卫工作者的慰问信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先进典型 传承优良作风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蓝天下温暖过冬
——焦作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述评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许伟涛

  马上又是一年供暖季。家住沁阳市袁屯新村的郑金玲一家,将迎来我市成为清洁取暖试点市之后的第二个“暖冬”。

  2018年,袁屯新村既有建筑全部进行了节能改造,电代煤、气代煤推广率达到94%,郑金玲家正是这一民生工程的受益者。

  去年8月23日,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2018年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会议上,焦作市从23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以河南参评城市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入选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后,3年内,焦作市将获得中央财政15亿元的奖励补助,为全市后续开展“双替代”供暖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清洁取暖试点市的“民生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作为全国“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的焦作,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可谓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如何确保清洁取暖“双替代”供暖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群众家中,就“双替代”等进行调研,精心组织有关部门高质量编制《焦作市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8—2020)》,邀请有关专家指导,对规划方案等进行反复修订,先后经过资料审查、省级评审、国家竞争性答辩等环节,最终顺利通过全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市评审。

  成绩取得绝非偶然,而是先天有基础,后天有作为。

  正如在评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就焦作市申建工作进行全面阐述时所言,焦作热电联产热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燃气气源稳定、可再生能源多样。

  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强力推进集中供暖扩面、燃煤锅炉拆改、“双替代”推广、散煤清零、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效提升等“六大工程”,具有开展试点的突出优势和良好基础。

  在工作中,我市还按照国家十部委规划,结合焦作实际,明确了“两侧并重、循序渐进、持续发力”的思路,按年度、分区域科学编制规划,建立了考核评价等九大保障体系,徐衣显多次带队先后到国家及省财政厅、工信厅,对接有关工作,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

  截至目前,我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4%,县城和城乡接合部(含中心镇)清洁取暖率达到63%,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47%。

  在2018年度国家考核验收中,我市绩效考核得分98.39分,被评为全国清洁取暖试点城市10个先进单位之一。

  一切为了让民心更暖天更蓝

  清洁取暖是环保工程、蓝天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太行发展研究院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梁丽娟认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既能有效解决散煤污染问题,也能推动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变革,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样便利的炊事与取暖。

  为抢抓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我市紧盯目标任务,实施“冬病夏治”,加快推进城区取暖集中化、村镇取暖多元化、全市取暖清洁化,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武陟县水木清华小区去年顺利实现集中供热,建筑节能改造也基本完工。居民王君说,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和集中供暖后,她家冬季采暖费从过去的4000元左右降到2000元左右。

  一切为了让民心更暖天更蓝。我市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8年,我市完成了配电网305个项目建设;新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95.86公里,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90公里。

  ——热源侧改造方面,2018年创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以来,全市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711.59万平方米。其中,“双替代”累计完成16.07万户;集中供热敷设管网115.01公里,累计完成956.6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6%。

  ——建筑能效提升改造方面,全市完成建筑能效提升改造217.33万平方米,改造1.95万户。

  ——清洁取暖配套工程方面,2015年至2017年,我市在河南省率先对全市城乡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了拆改,累计拆改锅炉1722台,合计3832蒸吨。截至目前,全市气厨炊改造累计完成7.4万户,完成洁净型煤生产中心及配送网点撤并21家。

  ——空气质量提升方面,我市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75,较2016年下降19.1%;2018年PM10、PM2.5分别为117微克/立方米、67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天气为109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了33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完成省定目标。

  自开展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以来,我市累计减少用煤量折合标煤约69.8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551.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6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010.8吨。

  清洁取暖建设还为我市经济建设培育出了新的增长点。试点工作一年来,我市清洁取暖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引进了总投资约30亿元的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据统计,我市在清洁取暖项目上共完成投资约32亿元,间接带动勘察、设计、监测、咨询、施工、生产、销售等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带动投资100多亿元,给焦作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蓝天与温暖兼得的焦作实践

  清新空气人人需要,温暖过冬同样重要。如何做到既守护蓝天,又兼顾百姓的幸福生活,把为民惠民的好事办好,考量着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考验着我们的执政执事能力。

  我市通过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实现蓝天与温暖兼得的焦作实践,有如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建设伊始,我市就结合任务,分领域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并指导县(市)区实行挂图作战,规划到县、任务到乡、具体到村,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通过挂图(沙盘)作战,进一步将工作任务压实压死,替代一个销号一个,为确保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任务提供了保障。

  启示二:上下齐心,责任明确,为完成任务提供了保障。工作中进一步压实责任,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了清洁取暖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县(市)区政府的主体责任,形成协调会议机制,随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快工作进度,为圆满完成清洁取暖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启示三:广泛宣传,典型引导,为完成任务提供了捷径。我市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双替代”供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变“要我替代”为“我要替代”,较好破解瓶颈制约。指导县(市)区在敬老院、福利院、卫生院等公益场所建设供暖设备集中展示点,使其成为清洁取暖设备的展示中心、示范中心、推广中心、培训中心,真正把“双替代”供暖工程打造成温暖工程、幸福工程。

  启示四:强化监督,全程管理,为完成任务提供了支撑。我市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引入第三方评估评审,实行绩效评价社会监督,确保工作实效。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家里实地调研检查,及时开展确村确户和建档立卡工作,实施规范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在“双替代”工作中,结合实际,探索推广“六步工作法”,即强化宣传、入户登记、工程改造、清理煤炉、三级验收、建档立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进度,保证替代质量,得到了省级领导肯定。

  据悉,我市下一步还将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电能替代打包交易等,确保清洁取暖工作的稳定、有效、可持续,着力通过3年试点,有效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消费结构和群众生活方式变革,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为京津冀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焦作力量。

  向雾霾亮剑,让天空更蓝。随着清洁取暖的持续推进,370多万焦作人必将在更多蓝天白云下,度过一个个安心、舒心、暖心的冬季。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