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网红代言、短视频带货……互联网销售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很多不知名的商家和商品,借口口相传、人人转发获得迅速传播,突然蹿红。同时,网红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商家揣着“赚一笔是一笔”的心思做生意,食品价格虚高,却不重视商品质量;部分网红食品,特别是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此,职能部门难以对网络直播中的广告行为有效监管,导致一些商家有恃无恐。对于网红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少杰1:所谓“网红”,其实就是另类炒作。商家雇托操作,消费者跟风追时髦。而食品本身并无太多价值和营养,况且为了利益和所谓口味,还乱添加。对于网红食品,消费者应该理智,相关监管部门,应担当起责任。
@樊耀文微博:能赚一笔是一笔,商家网上忽悠你。网红食品要监督,质量安全放第一。
@水晶小草:网络直播是新兴的广告手段,就如同电视广告一样,有些电视广告也是哗众取宠,并非货真价实。由于网红食品不好监管,所以,购买网红食品要谨慎。
@江苏日月江南:网红食品需要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也需要消费者更加理性,防止一窝蜂追逐网红食品,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常睿平:食品靠网红,不如靠品质。好酒不怕巷子深,食品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要想长久做下去,就该靠质量和价格优势,才能赢得市场。
@丫头阿瑞:网红食品说到底还是食品,必须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无论被赋予多少社交价值,网红食品都需要遵守食品行业规则,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监管,否则“全民打卡”就成了“全民打假”,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小仵的天空1:网红食品选购要慎重!因为网络直播销货渠道的监管还不完善,食品和保健品的质量、售后都无法有效保证,花冤枉钱是小,吃坏了身体事可就大了!
@南宫卿宇:食品贵在安全,如果连这点都无法保障,哪怕是名气再大的网红食品,消费者也应该敬而远之。
@朝楚暮秦_75075:作为职能部门,所有食品都应该受到规范严格的监管,网红食品也不例外,不能坐等出了问题再去重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作为消费者,一定要保持理性,切忌盲目跟风,不能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去冒险。
@月海玄:随着新事物的诞生,规则与法律也应该逐步更新完善。相关部门可让各平台全面实行实名制,并给各用户设置举报窗口。加大监管的力度,提高违法的成本,让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处。
@莫莫的时间:网红食品与网红一样,来去都像一阵风,由此也让相应的商业行为变得急功急利,对安全与质量不管不顾。而解决途径既要事前监管,更要事后追责,身为消费者,也得留点神,别被网红给带“沟里”去了。
【下期话题】
高空抛物被罚断电30天
一名男性业主酒后因个人原因向楼下抛投酒瓶,被物业公司按照《业主规约》进行了停电30天的处罚。连日来,发生在我市城际花园小区的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供电部门表示,物业公司此举不妥,应保证业主电力使用,有律师更认为物业公司做法涉嫌违法。但网友却为该物业的做法叫好,认为可以有效震慑高空抛物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