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眼下,在我市各委办局、校园、企业办公区域的党员活动室、宣传橱窗里、电子屏幕上,处处都悬挂、张贴、滚动播放着这样的廉洁家风家训警示语。这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家风家训警示语不仅成为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净化心灵的“滋养液”,而且成为我市丰富廉政文化的“润肤霜”。
挖掘历史文化构筑新时代家风教育平台
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廉政文化传统。其中,武陟县何瑭纪念馆就是一个重要的家风家训廉政教育基地。
何瑭,明朝官吏,武陟县人,曾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等职,告老还乡后,主持族人重修家谱,并作《家训序》,几百年来,他严谨的治家理念广为流传。如今,这里经过修葺完善后,已经成为我市家风家训、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市一批批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批批领导家属及子女、一批批学生教师到此参观。据统计,该基地目前已接待参观学习团队580批,并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良好的家风总能深深触动大家的心灵,先辈的清廉总能荡涤灵魂深处的污点。大家留感言、谈体会、写心得、搞创作,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古人清廉纯正之风的崇敬之情。近年来,讲家风故事、颂廉政佳话的种子伴随着浩荡春风,在古老的怀川大地播撒并生根发芽。
丰富廉政文化内涵、打造廉政文化平台已成为我市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我市充分利用本地廉政文化资源,挖掘了韩愈、李商隐、朱载堉等本地历史名人的家风事迹,打造了温县安乐寨等家风教育基地,整理了《焦作古代名人家规家训》,拍摄了《颂碑传世 进学齐家》韩愈家风专题片,引导党员干部从文化名人的家规家训中汲取廉洁正能量。
当下,“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亲人亲情感召构筑廉洁家庭港湾
每到上班时间,修武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一踏进办公楼大厅,迎面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就会立刻显示工作人员亲属的廉政寄语视频。这是该局利用“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打造人脸识别廉政提醒系统,在机关大厅设置的“吾爱吾家”廉政亲情寄语屏。
“每当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对我说‘俺不指望你升官发财,只图你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一生平安’时,我就不由得热泪盈眶,暗下决心一定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机关干部张金燕说。这是市税务系统开展“廉洁从家出发”活动的一个缩影。
如今,亲属廉政寄语视频这种新颖的形式在全市得到推广。我市先后开展了“廉政亲情寄语”活动,组织采编小组,深入党员干部家中,用镜头记录下父母、爱人、子女的廉政寄语,录入微信群和办公区电子屏幕上,让亲属的廉政寄语常常回响在耳边,让亲人期盼的目光常常闪耀在眼前。
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牛书军的眼中,“廉洁从家出发”活动就是以家庭为单元,修复“廉洁细胞”,倡树清廉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在多次廉政会议上,他反复提到,将“廉”融入“家”,就找到了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最为敏感、最易触动的情感神经,实现了正心归本,夯实了“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前不久,武陟县25名新提拔的干部在家属的见证下,面对宪法庄严宣誓。参加宪法宣誓的干部家属深受触动,“见证这次特殊的宪法宣誓,不仅是对爱人的一种提示警醒,也是对我和家里其他亲人深刻的教育,这种形式非常好,是组织对干部家属的信任和爱护。”
干部认可、家属支持,“廉洁从家出发”活动必须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不能停滞不前。这是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达成的共识。基于此,从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监委到各个县(市)区、基层单位,都制订了长期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坚持每季度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市妇联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家属到何瑭家风教育基地和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廉洁要从家属做起。”市妇联有关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6月15日,市审计局组织干部家属赴鲁山县扶贫审计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看望慰问在那里工作的我市一线审计人员。在召开的“廉洁从家出发,亲情就是力量”座谈会上,家属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打铁必须自身硬,咱们自己一定要廉洁自律,工作才好开展。”
目前,我市在广大干部家庭中开展了克勤克俭、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活动,由长辈向晚辈讲述光荣家史、廉洁故事,党员领导干部向家庭成员提出廉洁提醒,家庭成员向党员领导干部赠送廉政寄语,共同绷紧廉洁这根弦,并已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018年,“廉洁从家出发”活动荣获了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