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崔法旺家的日子旺起来
扶贫长镜头
前夏庄村: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
扶贫动态
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家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夏庄村: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30日上午,阳光明媚。马村区演马街道前夏庄村新建成的扶贫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十几名女工分工合作,正在制作婚庆礼花。65岁的贫困户张小民正在把制作好的礼花装箱。

  “村里建了这礼花车间后,我不出村就能挣钱,真不赖。”张小民告诉记者。今年9月初,礼花车间建成后,在驻村第一书记廉春明的介绍下,他到这里务工,白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负责看管车间,一个月收入近1500元。

  “像我这样身体有残疾还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出村就能务工赚钱,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张小民激动地说。政策兜了底,脱贫靠自己。如今,他有了收入补贴家用,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前夏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3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105户。这些贫困户中有不少剩余劳动力,他们常年在家务农,家庭收入微薄。

  2018年,廉春明给村里联系引进了箱包生产扶贫车间,带动村里30余个劳动力实现了就业,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这些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那些上了年纪的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没有解决。为了解决村里上了年纪的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自我“造血”,廉春明多次外出考察,综合考虑市场销路情况后,今年7月,由驻焦某部队、马村区武装部以及村集体共同筹资,在村里废弃的学校旧址上建立了爱心扶贫车间,生产婚庆专用手持礼花。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9月初礼花车间建成了,前夏庄村的13个村民在此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包括张小民等7个中老年贫困户劳动力。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扶贫车间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了家庭增收。

  “俺村现有的这两个扶贫车间,共带动50余个劳动力就业,每户每年增收1.5万元。乡亲们搭上了扶贫车间这趟‘脱贫快车’,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哩!”廉春明高兴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