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7时30分,又到了孟州市化工镇中心校的晚饭时间,该校初二年级学生卫超杰和往常一样,跟着初三年级学生到餐厅用餐。饭后,他又用保温饭盒带些饭菜,给家中的母亲送去。
在化工镇中心校,只有初三学生才有在校“吃饭权”,还在读初二的卫超杰为什么能在校吃晚饭并且能为母亲捎饭呢?
原来,这里头有故事。
卫超杰家住化工镇东光村,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身患精神分裂症,他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化工镇中心校得知卫超杰的情况后,破例让他随初三学生一起在学校吃晚饭。同时,该校还给他买来保温饭盒,连他母亲的晚饭也能带回家。看到卫超杰头发长了、身上脏了,该校教师卜庆龙带他去理发和洗澡;看到卫超杰的衣服又小又破,该校教师刘江保把儿子的衣服送给他穿。
“学校领导很关心卫超杰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带着我们去他家走访,及时了解他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卫超杰的班主任杨艳如说。
除了卫超杰外,化工镇中心校的领导和教师还常年帮助一对家境贫寒的姐妹,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
姐妹俩家住化工镇海头村,姐姐名叫朱白妞,妹妹名叫朱甜月,都是初三年级学生。她们的父亲已去世两年多,母亲因精神问题住在孟州市精神病院。特殊的遭遇让这对姐妹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衣食无忧。学校获悉这一情况后,从初一到初二年级,一直安排她们随初三学生在学校吃晚饭,并且在餐费上给予减免。看到这对姐妹缺衣服穿,几个任课教师把自家女儿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拿给她们。张风光、李淑敏两位老师,一有空就为她们补习功课,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因家庭原因,姐妹俩性格内向,但在该校师生的关怀下,她们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化工镇中心校还有部分贫困学生,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帮助。“教育扶贫,是帮助贫困家庭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克服困难,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未来充满希望。”化工镇中心校校长周荣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