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乳名里的故乡
怀川行
娘 亲
沧海明月和圣祠
观 松
中站区:把北山打造成焦作后花园
食品召回公告
招 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乳名里的故乡
□南乡木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天中午,我正在午睡,突然听到窗外奶奶的喊声:“小体,快起来,骑车带我到内都村一趟,你老婆婆病了。”我赶忙答应一声,一轱辘就爬了起来。

  ——当我真正醒来时,才知道是刚刚做了一个梦!“小体”是我的乳名,“内都村”是奶奶的娘家,“老婆婆”是我们这一带对曾外祖母的称呼。因为这个梦,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40多年前的老家和童年……

  内都村位于博爱县的最南端,与我们村西南地接壤。有18个生产队,在我们边坊庄是最大的村子,与温县的徐堡、亢村隔沁河而相望。因河相隔,南岸的温县人称北边的内都及沿岸一带为“河北人”,这边的人则称温县人为“河南人”。

  两县交界,沁河水道成为两岸人员及物资往来的“天堑”。勤劳的乡民就在内都村南修筑了一条通向沁河的引路,并与对岸一道修建了一座木桩棚架的简易大桥,可以承载架子车及小型机动车通过。宽达数十米的主河道的岸边,那时还停泊有三、五艘大小不一的木船,供丰水期时摆渡之用。内都村的供销社足有五间房子大,后院里还有几间货物仓库。自记事起,每次去曾外祖父家,必定要偷空跑进里面,站在那排用木框制作的玻璃柜台前,反复端详自己喜爱的文具、日用品、糖果等,久久不愿离去。

  内都村每年有三次规模较大的庙会,有卖肉丸、花米糕、芝麻糖、小车牛肉、布匹、鞋帽、老鼠药、农具、牲口的;有理发的、拔牙的、起痣的、掌鞋的、钉马掌的……儿时的我最喜欢穿梭于庙会的各个街巷,欣赏着自己喜爱的陀螺、玩具手枪、拨浪鼓、万花筒等玩具,垂涎着肉丸摊、凉粉摊上热气腾腾的美食,久久不愿离开。

  夏天,我与曾外祖父家门口的一些伙伴们,偷偷跑到沁河里去游泳、捉鱼。在滩地的小水塘里,我们躲着大人,约了几个相好的伙伴,悄悄地将收获的小鱼小虾等“战利品”带到小伙伴家中,用棉籽油放在铛里,煎熟之后分而食之,那种腥香之味,竟铭刻为永久的味蕾记忆。秋日里,在沁河滩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我与小伙伴们追逐着正在耕地的东方红拖拉机,围猎着被吓跑的野兔、鸡鸭等动物,寻觅着我们欢乐无尽的童趣。

  曾外祖父家的院子就坐落在供销社南侧300米的大路拐弯处。后院是一处树木葱茏、遮天蔽日的“百草园”,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小。园里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榆树、楝树、枣树、椿树、槐树和芦苇,里面还有废弃的水井、沟渠。每到夏秋之时,这里树木茂盛、草长莺飞,我与小伙伴们时常在林间树下穿行,时而寻找野果和昆虫,时而攀墙爬树、玩捉迷藏游戏,其乐融融,安享时光。

  自我记事起,舅祖父、舅祖母就在洛阳安家,内都村的家里只有年过七旬的曾外祖父、曾外祖母二人生活于此。

  曾外祖父中等身材,敦厚壮实,一张四方红润的面庞上时常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对门口年龄比我大的孩子们,一向嗓门洪亮的曾外祖父反复叮咛他们要善待我这个“外来者”,唯恐这个瘦弱纤细的重外孙受气。

  曾外祖母身体敏捷,虽年事已高,但肤色细腻、思路及言语清晰。我每次陪奶奶去看望她时,她总是用那精细的手工面,炒一盘香喷喷的鸡蛋来热情招待我们。

  由于舅祖父远居数百里外的洛阳,所以对家中父母无暇照顾,除了经济上资助外,家务活儿大体都落到奶奶及我们一家人身上。为了方便我们照理老人,舅祖父于1976年花60元钱为我父亲购得一辆二手自行车,主要用于服务曾外祖父、曾外祖母的日常所需。

  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我,起先是“掏窟窿”,之后是“坐大梁”,时常奔波于那条崎岖的乡间小道。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却乐此不疲,因为可以骑上自行车在同伴面前“风光风光”,所以,我最乐意听到的吩咐就是奶奶喊我:“小体,骑车去给内都送东西吧。”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曾外祖父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多年血压高的曾外祖父已年近八十,日渐虚弱;曾外祖母也动辄卧床不起,不能自理。奶奶不等不靠,勇于担当,义不容辞地食宿娘家,扛起照理父母的孝敬之责。习惯奉献操劳的奶奶包揽了老人衣、食、住、医的全部家务,对于一个身材矮小、裹着小脚的老人,着实不易。

  1982年的冬天,曾外祖母、曾外祖父先后与世长辞,他俩的祭日相隔不足百日。

  虽然曾外祖父母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家与舅祖父家的亲情仍绵绵流长。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晚年的曾外祖父有一次因病需要手术,经舅祖父安排,奶奶独自带着曾外祖父乘火车去洛阳就诊。曾外祖父病愈后,舅祖父专门带他们去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参观。当舅祖父向工作人员逐个介绍“这是我父亲、这是我姐姐”时,奶奶心中充满无限的自豪感。

  奶奶对小自己12岁的唯一一个弟弟疼爱不尽,关心备至。生活中,奶奶每每见到、听到舅祖父家里有困难时,她便吩咐父亲、母亲慷慨相助、不计代价。俗话说:“宁舍家财万贯、不舍娘家后代”,奶奶为了娘家,尤其做到了“先人后己”。后来,舅祖父的生意面临困境,家里的生活不甚如意。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常常督促我们要定期去探望舅祖父一家。

  回首这些尘封的往事,不禁引人感伤。在奶奶年轻时,祖父即南下“失踪”,身在一个支离破碎、摇摇欲坠的大家族中,她恪守信念、坚贞不渝、迎难而上。在最为困苦、磨难之际,她也滋生过消极的念头,也出现过试图摆脱的想法,但曾外祖父、曾外祖母深明大义,力主奶奶守家尽孝、弘扬门风。曾外祖父每当季节繁忙时,便自带农具、耕牛全力帮助奶奶犁地耕田、抢收抢种、安渡难关。曾外祖母则在精神上鼓励支撑奶奶要放眼长远,甘于牺牲奉献,最终换得苦尽甘来。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