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焦作市抗癌协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焦作市肿瘤大会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召开。会上,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于拥军当选为焦作市抗癌协会第七届理事长;在11月16日举行的焦作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该院副院长王虹当选为新一届主任委员;在9月22日召开的焦作市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该院胸外科一区主任郭金成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短短3个月的时间,该院以“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姿态在全市肿瘤学术领域持续前行,彰显了该院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强劲实力。这个闻名于豫北肿瘤诊疗品牌到底有多“硬核”?请看——
与郑州、上海、海南等知名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携手合作,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一区主任郭金成带领该院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说:“这意味着,一些肿瘤患者不但可以享受到我们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的诊疗服务,同时郑州、上海、海南等知名医院的专家团队还会为其会诊,这相当于辗转数家知名三甲医院就医。”前不久,该院引入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模式,建立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推动肺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为患者树立信心,系统地帮助肺癌患者解决痛点、难点问题。而这,是该院以患者为中心,在肿瘤诊治中频频放大招,进而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的一个缩影。
在肿瘤早诊早治上下功夫
在焦作市抗癌协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焦作市肿瘤大会上,受邀出席的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国际交流处处长代敏教授明确表示,肿瘤不是一天生成的,也不是一种因素导致的,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就给了人们机会,发现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从而消灭肿瘤。而且,早期肿瘤的预后比晚期肿瘤的预后要好很多。
“在肿瘤早诊早治上,医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首先,医院连续12年在3月份举办‘春暖万家、关爱女性健康’活动,打造呵护女性健康的公益品牌,使近万名子宫肌瘤、宫颈癌前病变、卵巢肿瘤、乳腺癌早期病变患者从中受益,重获健康。”该院院长于拥军说。
去年9月份,该院承担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指导下,该院开展了针对城市五大类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癌症筛查。截至今年7月份,该院已完成焦作城区3388例人群的危险因素调查、800例高危人群的癌症筛查工作,发现了一批早期肺癌、食道癌、乳腺癌患者,并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该院还完成了2010年至2018年医院新发癌症患者的登记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估工作。有鉴于此,在2019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河南省启动会上,该院被授予“2018~2019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指定筛查机构”。
不仅如此,该院还加大对早期肿瘤诊断设备的投入力度。2017年,该院借用基因测序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肠癌早期筛查,不仅帮助人们预知肿瘤等疾病的风险,还从基因层面找到病因,让患者得到精准治疗。
前不久,一台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与分期的医疗设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该院投入使用。PET-CT是以一种非侵袭性的方式,从代谢水平上评估检查者全身状况的检查。在癌症早期,癌细胞在人体内尚未形成明显肿瘤时,其代谢水平明显异于正常细胞,PET-CT显像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肿瘤探针”注射到人体内,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下,多维立体的影像显示出全身的生理代谢和解剖结构,各种病灶让医生一目了然,可发现2厘米以下的早期肿瘤,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痛点。同时,一些院士也共同提议,要国家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杨永国说,“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我们医院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癌症的早期筛查上做出成效。”
在攻克癌症的探索中攀登高峰
今年4月,该院普外二区主任乔祖俊带领团队在持镜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实施了一例结肠癌根治术。这不仅标志着该院在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方面实现新突破,还意味着我市正式迈入手术机器人时代。
近年来,该院紧随国际肿瘤防治步伐,推行先进肿瘤诊疗理念,以敢啃硬骨头的自觉担当,积极探索肿瘤新型治疗手段,并力求在攻克肿瘤的研究中有所突破。
结合当前地级市医院的发展现状,行业内普遍认为,地级市医疗机构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所限,医疗工作多数是“跟着指南走”,要有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令人惊喜的是,借助河南理工大学这一平台,该院实现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这在我市卫生系统是史无前例的。去年,该院获得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医学类项目)立项7项、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6项。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该院在肿瘤诊治领域收获颇丰: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基于流式细胞仪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检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乳腺微创旋切术、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妇科肿瘤的三维腔内放疗等技术均填补了我市的技术空白。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免疫医学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前沿。在2019免疫治疗中原论坛上,该院明确表示要开展免疫基础实验以及与有关单位进行免疫治疗的合作。
为了给攻克肿瘤提供人才支撑,该院不断引进高端人才。今年3月份,作为该院领导班子新成员,副院长马望首次在医院会议上亮相。作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人才、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专业人才,他将致力于加强院校融合,致力于肿瘤学科发展,为该院实现攻克肿瘤的研究以及“省内一流的三级甲等医院、著名肿瘤防治中心”的愿景增添一分力量。另外,该院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取得优异成绩:该院妇瘤一区医生孙丽莎在第十一届“我行我秀”内异症规范化手术视频大赛河南半决赛中脱颖而出,将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大赛;在天津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栓塞介入治疗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肿瘤物理消融治疗学术大会上,该院CT室青年医生崔园春作为我省唯一进入决赛的医生代表,凭借不俗的表现获得三等奖……
今年4月9日,该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郑大一附院将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研工作等方面对该院进行全面指导和支持。之前,该院还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渠道的合作关系,加入了河南省精准肿瘤大队列研究项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加强与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目前,该院已建立一支从诊断上涵盖分子病理、基因检测等精准检查,从治疗上覆盖外科、放疗、化疗、微创介入、靶向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多学科的肿瘤诊疗精英团队,在临床科研创新、肿瘤规范化治疗等方面成果显著。
在集体抱团中探索
互帮互助的抗癌之路
近年来,肿瘤患者日益增多,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之外,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康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康复管理,就是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帮助肿瘤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为提高肿瘤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该院发挥多学科优势,成立了“爱来癌去”健康俱乐部,为肿瘤患者营造互相激励、互相鼓舞的良好氛围,使众多患者由个人抗争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抗癌,鼓励经过临床治疗出院后的肿瘤患者走出家门、走上社会。
为了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从中受益,该院还牵头推动成立了焦作市肿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携手24家医疗单位通过逐步推行肿瘤规范化诊疗,实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进而形成肿瘤疾病诊疗—康复的连续诊疗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为了解我市肿瘤发病特点,该院近年来积极开展系统性肿瘤登记工作。于拥军告诉记者,该院将采集相关健康数据、筛查数据以及随访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归档、挖掘和利用,掌握一些肿瘤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而做好肿瘤防治工作。
8月17日,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的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在重庆举行,该院在大会上荣获“中国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院将举全院之力,在肿瘤诊治领域持续发力,助力我市肿瘤防治工作更上一层楼,以不懈的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