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在今年11月22日市总工会召开的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上,省劳动模范、康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新平被授予市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面对这份荣誉,他感慨万千地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作为劳动模范就应该处处发挥带头作用,今天授予我这份荣誉,在今后的扶贫道路上,我感到责任更重,但信心也更足了。”
成立于2017年4月的康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为从事高端智能开发,产销对路,发展很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在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壮大时,王新平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2018年年初,在焦作市总工会、孟州市总工会先后召开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会议后,王新平就带领公司一班人深入到孟州市贫困户比较集中的槐树乡刘庄村、油坊头村和南咀村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各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情况介绍,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听取村委会和贫困户的心声。
刘庄村、油坊头村和南咀村地处偏僻的陵区,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和外出打零工,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王新平专门向班子会议作了汇报,并提出建议:扶贫前移,把车间建到贫困村。
公司领导班子一位副总提出异议:“我们是高科技企业,需要的员工文化程度较高,年龄相对年轻,而贫困村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培训难度大,不合格产品率会很高。”王新平语气坚定地说:“扶贫是政治任务,我们要致富思源,车间建立在贫困村虽然成本高了一些,培训难度大一些,来回跑麻烦一些,但这些我们都能克服,我们可以将技术含量、产品工艺适当调整一下,完全没有问题。”凭着这份执着和坚守,最终领导班子会议一致通过,并很快得到了槐树乡党委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输血不如造血。这是王新平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深刻体悟。为了解决当地贫困户需要照顾在家老人、病人和接送孩子不便的问题,王新平把显示模组的贴片组装业务放在这3个贫困村,并组织人员开始找房子、架线路、装空调、搞卫生、招工人、建车间。在招收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员工后,又安排专人进行培训,手把手传艺,并协调人员做饭、接送孩子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贫困户的后顾之忧。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3个村的扶贫车间正式运行。当工人拿到第一笔工资时,他们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先后在3个村投资800万元进行扶贫车间建设,共安排贫困人员就业150人,人均月工资在2200元左右,3个村76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就业、稳定脱贫,3个村也于2018年年底全部实行了整村脱贫。
展望未来,王新平胸有成竹地说:“2019年以来,公司在本企业新设30个特殊岗位,新招建档立卡贫困户30名,投资30万元加强了扶贫车间建设,实现新增就业100人;2020年,所有在厂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年人均工资递增超过10%,扶贫车间长期稳定工人人数达到233人,年销售额实现5000万元以上,下一步将根据企业和村里的实际,计划将价值3000万元的贴片工段放到贫困村去做,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再立新功。”
从王新平坚定而自信的目光中,记者读懂了他的美好希冀。俯瞰着公司的全貌,王新平默默地说:“我觉得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