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吃饱穿暖不如党的恩情暖”
市领导调研“百姓文化超市”建设情况
图片新闻
“爱心驿站”送温暖
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焦作市政金企融资对接会 山阳区专场举行
博爱县:推广“1151”模式 化解“无钱办事”难题
“一线法”,田间地头促发展
扎实推进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
市领导调研“四城联创”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饱穿暖不如党的恩情暖”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是贫困户新盖的房子?”昨日上午,记者向博爱县应急管理局监察大队大队长、驻该县金城乡南张茹村第一书记赵志勇再三追问,赵志勇都是肯定的回答:“没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新家。”

  罗马柱、门窗套、真石漆、檐口线……这样的建筑外立面,说是贫困户新盖的房子,谁看到都会有与记者一样的疑虑。

  会不会是驴粪蛋——表面光?记者走进屋内,更是一惊:吊顶别具新意,墙纸颇具美感,地板发出亮眼的光泽。

  “今年俺一家就能住进新房迎新年了。”腰系围裙的户主儿媳王艳霞,一边给在自家干活儿的木匠递工具,一边对赵志勇说。

  “晌午别走了,俺现在去擀面条。”时近中午,户主的老伴郜鲜珍看到赵志勇,拍拍身上的灰尘,解下围裙就要奔厨房。

  “你赶紧忙吧!我就来看看还有啥需要帮忙的,没啥就走了。”赵志勇应和的同时,看郜鲜珍望着记者疑惑的眼神,解释道:“这是报社的记者,来咱村采访呢。”

  刚才干活还很麻利的郜鲜珍,突然显得有些拘谨,搓着手一摊说:“你看俺这屋太乱,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不坐了,听说恁家正在盖新房,跟着赵书记来看看,这房子盖得可真漂亮。”记者话音刚落,郜鲜珍急着表态:“这可得好好感谢感谢县应急管理局的驻村工作队,特别是俺村的第一书记赵志勇。”

  打开话匣子,郜鲜珍的话印证了赵志勇之前介绍的情况:“除去大病大灾,俺村的贫困户十贫九懒”。

  郜鲜珍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唯一的儿子李福强守着家里的一块薄田,倒也吃喝不愁。但随着李福强的两个孩子逐渐长大,花销越来越大,一家人的生活渐渐陷入困顿,直至被定为贫困户。

  赵志勇驻村以后,了解了李福强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扶贫先扶志的帮扶思路,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授人以渔”帮李福强办理了特种作业操作证。

  2017年10月份,李福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发下来之后,赵志勇多方联系帮他寻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虽说工作地点远在宁夏银川,但李福强当年春节回来,仅工作两个月时间就带回两万元现金。那个春节,贫困户李福强家过了一个“肥”年。

  春节刚过完,李福强不顾母亲、媳妇“再歇两天”的挽留,又踏上了打工之路。他说:“管吃管住一天挣300多块,在家谁给咱呀!”

  仅仅两年时间,李福强攒了一幢两层小楼。

  新房装修可不是件省心的事儿,但在李福强家,只有郜鲜珍、王艳霞婆媳二人支应。“福强在外地打工,他爹70多岁的人了,现在也闲不住,在家门口打点零工。”郜鲜珍虽有些心疼,却十分满足:“吃饱穿暖不如党的恩情暖。俺家现在吃得好、穿得暖,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