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村+机关”支部联建 架起扶贫连心桥
扶贫动态
大棚飞歌
贫困户当微商
闲不住的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王占英的“旅游梦”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棚飞歌
本报记者 史文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2月18日,天气晴冷,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产业扶贫大棚基地张军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人高的枝条葱绿而茂密,一串串红的、青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但闻人语响,不见干活人。记者寻声找去,方见到几位弯着腰在温室里干活的村民。

  “你们这是在忙什么?”

  “吊果剥枝。这西红柿长得太好了,不用绳绑住,害怕西红柿坠下去。枝也得摆弄,便于通风,不然的话西红柿容易生病。”一位50岁出头的妇女说。

  “你们怎么防治病虫害?”

  “西红柿可娇气了,生长期怕冷怕热,只有晴好天气才敢通风,不然温度一旦下降太多,就会影响西红柿生长。也不能用大水浇灌,我们用的滴管。有了小白蛾,就用粘蝇板粘,不用一点农药。”

  “你们在这里干收入咋样?”刚刚脱贫的农民收入最重要,记者关心地问。

  “还可以吧,一天60元,一年下来我们也有1万多元收入。”回答干脆利落。

  在这里干活的一位是大棚承包户张军的妻子吴秋花,另外两位是在这里打零工的本村脱贫户耿雪苹和姚连。她们一边说着笑着一边干活,看得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去年8月,在焦作市委办公室干部、驻源沟村第一书记马秀清的帮助下,该村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筹集资金80多万元,建起5座温室大棚、7座简易大棚,种植了草莓、西红柿、青椒等果蔬,由该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等7位村干部义务牵头种植、管理、销售。这些果蔬由于口感好、品质优,销售到济源、洛阳等地,打响了“源沟品牌”。截至今年3月,该村靠大棚集体收入已达20万元。

  不少村民看到大棚种植收入这么好,跃跃欲试。这也是村两委干部的想法,通过示范带动,让村民创业脱贫。经过招投标,村民秦朝承包了7个简易大棚,张军承包了3个温室大棚,张其文承包了2个温室大棚。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收入了几万元,承包大棚一年的费用已经赚回来了。

  今年7月,该村又利用扶贫资金,一次性投资160万元,集中连片建起了8个温室大棚。尝到甜头的张其文又承包了2个温室大棚,村民席改承包了2个温室大棚,贾庆功承包了4个温室大棚。如今,这20个大棚分别种植了草莓、西红柿、黄瓜、青椒,长势喜人。草莓、西红柿已经上市,每天在大棚打零工的有10多位村民,忙着摘果销售。

  据马秀清介绍,目前,这20个大棚一年的承包费是10万元,由源沟村收取。此外,带动帮扶槐树乡119户贫困户,根据家庭情况,每年每户有600元和1000元的不同分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