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顶住下行压力、克服转型阵痛,关键在于坚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统一贯彻的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以智能化为引领的“三大改造”,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加快制造业调整升级中蓄势赋能。要强化中心城市带动,集中力量做强郑州、洛阳“双引擎”,提升城市承载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要夯实县域经济支撑,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激发活力,解决县域发展面临的突出制约,打造新时期县域经济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要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谋划推进,抓住国家推动产能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布局建设的机遇、国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的机遇、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调整的机遇,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保持合理的投资强度和节奏,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会议强调,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蓄积壮大发展势能。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各地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的区域竞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经济版图的战略风口,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内外联动、强化创新驱动。要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出实效。要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持续抓好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空中丝绸之路”为核心深化“四路协同”,以“五区”为“试验田”推动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推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向高端化迈进,引导支持企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好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强化创新合作,集聚创新人才,以提升优势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着力解决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
会议强调,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和水平。要扛稳政治责任,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向新发展理念对标,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要完善推进机制,健全领导推进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专班推进机制,激发各方面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韧劲。要提高能力素质,自觉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找差距,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分析研判能力、运用市场机制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切实把短板补起来、把本领提上去。要优化发展环境,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从企业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能受益的地方抓起,把我省打造成为吸引力强的投资热土、政策洼地、创新高地。
会议聚焦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部署了七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拓展外贸空间,优化营商环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防控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和企业风险为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四是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五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拓展发展新空间。六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提高粮食生产核心竞争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七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稳就业促创业,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孙守刚、任正晓、李亚、甘荣坤、黄强、孔昌生、穆为民、江凌、徐立毅、赵素萍在主席台就座。
现职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出席会议。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单位、中央驻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管企业、高等院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民营企业家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