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当准妈妈们卸下肚中的“包袱”后,不少人把心思和精力全都放在了宝宝身上,忘记了产后康复,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今,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将中医针灸、艾灸、推拿、骨盆矫正等引进产后康复治疗中,同时配合骨盆康复治疗仪来帮助产后女性快速恢复,减少产后身体的疾患,此举受到了越来越多产后女性朋友的青睐。
据该中心医务人员介绍,女性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阴道的方向推,会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对盆底的慢性牵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此外,分娩宝宝也和盆底肌息息相关,在分娩时骨盆打开,盆底肌会变得松弛,利于胎儿分娩的同时对盆底肌也是二次伤害。形象地说,盆底肌就像是一张“吊床”,承托并支持着盆腔脏器,一旦盆底肌受损,盆腔器官就会出现脱垂,且盆底肌健康与否与身体控尿和排便息息相关,因而盆底肌一旦受损严重,容易出现漏尿、尿失禁、粪失禁等,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情况会越来越重。如不及时干预治疗,最后病情发展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这不但增加了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中医针灸在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祖国医学认为,尿失禁多因妇女产后膀胱受损或气虚不固所致。子宫脱垂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体力劳动,均可损伤中气导致中气下陷、胞系无力,以致脱垂。”该中心医务人员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选择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通过针刺穴位可以使肾气充实,膀胱约束有权,小便不再自遗。针灸还可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使盆腔肌肉、筋膜、韧带得到濡养,张力加强,使宫体恢复正位。通过合理的推拿、艾灸的补泻及饮食运动的指导,使产妇迅速排出恶露,消除瘀血,刺激内分泌,尽快摆脱亚健康状态,并保证产妇拥有近期及远期良好身体状态的基础,远离产后病。希望女性朋友能够重视产后康复,并积极主动康复,共享健康幸福生活。”
据了解,在欧美国家,盆底功能筛查是较为普及的女性体检项目。法国甚至规定,女性生孩子后必须进行盆底筛查,及时进行非手术物理治疗。若个人不及时治疗,等到年老之后必须手术治疗时,国家不为该类手术进行医保报销。
该中心医务人员提醒,产后42天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重要时间,产后3个月则是最佳康复治疗时期。
此外,产后一旦出现腹直肌分离、产后怕冷、骨盆倾斜、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等,应尽早接受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