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英俊 通讯员牛联平)寒冬时节,新年临近。孟州市西部丘陵区的槐树乡源沟村,群众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驻村帮扶工作队、住建部门、村两委等多方努力下,全村群众都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大伙儿都笑着说,这是党和政府给“岭区”群众送上的最好新年礼物。
源沟村2017年脱贫,曾是深度省级贫困村。该村位于孟州市西北孟州、洛阳、济源交界地带,距离城区远,地形沟壑纵横、高低不平,虽然风景秀美、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也因地势落差大、群众居住分散,给敷设天然气管道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在孟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该市相关部门、燃气企业、驻村工作队克服了主管网敷设协调工作量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进村入户施工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去年5月份以来,用了1年7个月时间,先后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全村年底前接通天然气的目标。
“天然气好啊!更安全、更干净,做饭、洗澡、取暖都很方便。”12月20日,源沟村三组村民郑红梅在自家厨房里打开刚刚调试好的天然气灶,看着蓝色的火苗喜不自禁地说。
郑红梅家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她丈夫就近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她在村里的扶贫产业项目果蔬大棚里打零工,两口子务工收入每年有4万元左右,2018年按照有关脱贫标准、程序被认定为稳定脱贫户。她说,过上如今的幸福生活,真得感谢党的好领导、好政策。
郑红梅一家生活的变化,正是近年来孟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如今,优美的“四好农村路”直达村口,群众门前屋后、“岭区”沟内的“水泥路”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或生态步道。在源沟村,日光温室大棚、康养中心、水系建设等扶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有声有色,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发展乡村旅游的劲头很足。
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介绍,多年前,村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靠天收,多数农户买不起煤,做饭的燃料基本上是砍来的柴火,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后来,村民们用上了煤球,并通过发展养殖业用上了沼气,就没人再去破坏山林了。前两年,党和政府发展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伙儿响应号召拆除了自家房前屋后的猪圈、牛棚,用上了液化气,现在又给村里接上了天然气,村民的日子过得不比城里人差。
“听党话、跟党走,如今已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最大共识。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建设,俺村群众的日子是越过越美了,这都离不开近几年来焦作和孟州两级党委主要领导的推动和支持。”汤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