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记来俺村的时间不长,却办了不少事。修路、挖排水沟、建大棚,样样都办到了大伙儿的心坎上。”近日,记者在沁阳市西向镇义庄一街村采访时,村民胡双文说了这样一番话。
胡双文口中的曹书记,是义庄一街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曹忠敏。今年38岁的他可是沁阳市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老兵”。2015年9月,在沁阳市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工作的曹忠敏受命担任西向镇西向三街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11月,他本有机会回到工作环境相对轻松的原单位工作,却毅然选择坚守在扶贫一线。
“我第一次到贫困户家里走访时,一位中年贫困户拉住我,急巴巴地请求我帮他找个工作,好给生病的女儿多赚些药费。我听了心酸了好久。”曹忠敏深有感触地说,“或许我们举手之劳的帮助,就能给困境中的贫困户无限的温暖。”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曹忠敏对乡亲们有种自然的亲劲儿。“恋”上扶贫,他倾心为民。
在西向三街村驻村期间,曹忠敏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学、先锋课堂大家讲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心齐,发展动力足。在曹忠敏的带领下,西向三街村探索实施“企业+贫困户”“农业+贫困户”“产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上了“自我造血”的发展之路。
今年6月,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帮扶工作队的分包村调整为西向镇义庄一街村,曹忠敏成了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义庄一街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8人,另有低保户59户98人,五保户4户5人,残疾户68户73人,属于重点非贫困村。曹忠敏上任第二天,就挨家挨户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之后深入村民家中,全面了解村情民意。一番入户走访后,对于如何啃下这块扶贫“硬骨头”,曹忠敏心里有了主意。
精准施策出实招。根据村里贫困户的情况,曹忠敏逐一列出帮扶举措,制订帮扶计划。36岁的贫困户胡二军一家4口人,胡二军有慢性病,大儿子刚出生时患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家里还因此欠下外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一项项扶贫政策帮胡二军家渡过了难关。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曹忠敏在入户走访时,为胡二军创业找门路、想办法,帮他申请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帮他办理创业的各项手续。71岁的贫困户尚有年一家3口人,妻子和儿子都有残疾,为了补贴家用,他一直想找个工作,但因年龄和身体原因多次被拒。曹忠敏驻村后,帮他申请了公益岗位,一个月工资800元。曹忠敏还安排有工作能力的6名贫困户家庭成员担当协保员,使其家庭稳定增收。
项目带动解难题。义庄一街村东南,有6条道路和3条排污水渠多年未修,是村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曹忠敏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多方联系协调,申请将这几条路和排污渠的建设列为镇里的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很快,施工队来到村里,曹忠敏和村两委干部放弃休息时间盯在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遇到的问题,全力推进施工进度。今年11月,6条道路全部完工,看着昔日的泥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义庄一街村的乡亲们喜上眉梢。
发展产业拔穷根。“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期,找到一个能够长久发展的产业才能带动村集体和乡亲们持续增收、稳定致富。”想到这些,曹忠敏一夜夜辗转反侧。他和村两委干部协商,绘出了以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主的义庄一街村产业发展蓝图。村集体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建设10座食用菌种植大棚,预计年产食用菌10万袋以上,可带动就业50余人。
“只盼着来年春天大干一场,早日带领乡亲们走上小康路。”曹忠敏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