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③)村党支部建设有了显著改观和提升,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驻村工作队决定把握住这一可喜的转化良机趁热打铁。驻村第一书记高宁平和秘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耀辉认真分析梳理了2018年的成功经验后,制订出2019年的驻村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具体实践中,秘涧村党支部发挥好党员与群众、党员与组织的纽带和龙头作用,逐步健全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增强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了扶贫工作稳步向前。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工作队员之间团结协作,每周例会都要交流思想、沟通工作,大事小情共商量,利益面前讲党性。为给群众办实事,高宁平把自己的办公经费省出来给村里修桥补路,张耀辉自家的地都顾不上种,给村民一家家疏通厕所。“领头羊”的言传身教,使秘涧村党支部逐渐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今年的农村改厕、扫黑除恶、信访稳定、环保整顿、宅基地划分等工作中,秘涧村全部走在了当地村镇前列。
“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其难点就是党员的到会率、到课率无法保证。秘涧村党支部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尽量利用节假日和夜间集中,一次课分两次讲,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党员每半年至少参加两次以上集中学习;有时“以会带学”,要求党员家庭成员代会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必须转达到党员本人。党员们也积极克服困难参加“三会一课”,使全年到会率达80%以上。“三会一课”的到会(课)率带动了党员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费按时缴纳等党内其他制度的落实,使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秘涧村党支部确定每月3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市住建局机关、二级机构和直属企业各党支部联合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激发了村里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今年74岁、有着50年党龄的老支书张秀德动情地说:“眼看着松松垮垮的支部班子一天天强壮起来,心里甭提多带劲儿了。我还要发挥余热,领着年轻党员听党话、跟党走。”
目前,秘涧村党支部在阵地建设、制度完善、党员管理、先锋作用发挥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019年6月被沁阳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信访稳定“零访村”。
严把脱贫攻坚精准脉
秘涧村共有人口164户723人,全村人均占有耕地很少,没有任何集体产业、企业,村民仅靠耕地难以实现脱贫致富。如何帮助引导村民广开脱贫渠道、拓展致富门路,成为驻村工作队的头等大事。高宁平和市住建局领导多次研究讨论后,决定利用住建局本身的业务特点,帮助村民收集、提供市场信息,为他们外出务工、个体运输提供帮助。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秘涧村两委党员干部争当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走出去、引进来”,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呈现出脱贫致富“花千树”的喜人局面。截至今年11月底,全村涌现了3家种粮大户,除了流转承包本村土地外,一名村干部承包邻村土地40余公顷;另一名村干部将自家土地流转后,从事旧农用机械的收购、维修、翻新,市场前景良好。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30多人从事个体运输,外出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近40人,在沁阳城区及周边外出务工人员达50多人。年老、残疾、身体欠佳的劳动力,在家做小手工挣钱。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助3家脱贫户分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稳定脱贫使村里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仅今年下半年,秘涧村开工新建房屋的农户就达11户之多。
秘涧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3户11人。驻村工作队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标准,始终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状况。驻村工作队每周要逐门入户走访看望一次,市住建局班子成员在每周二的帮扶蹲点日也必走访脱贫户和其他困难群众,查看督促各项脱贫措施、享受政策到位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扶志扶智并举,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今年1月至11月,该村3户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了34.48%、8.3%、3.06%,最低人均收入为8663.27元,全部实现脱贫。
当好党建扶贫实干家
民生无小事,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高宁平说起这些小事如数家珍:
驻村工作队协调市住建局为秘涧村安装天然气,目前天然气管道施工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以完成入户安装调试;考虑到村集体无经济收入来源,为村里补贴电费1万元;在太行办事处的支持下,投资3.5万元将村南闲置宅基地建成党建文化多功能广场;农民自建房外墙保温节能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前整体完工;市住建局班子成员和工作队成员利用传统节日或“蹲点日”,慰问走访困难户、五保户、低产户、残疾家庭和老党员、退役军人及家庭,一年来共看望群众50余人次,组织文化演出和健康讲座8场。高宁平省出1万多元的办公经费,为村里整修疏通排水沟渠1470米,解决了村民房前屋后排水不畅的问题。
今年年初,驻村工作队筹资3万元,高标准改造试点旱厕15户,全部改为双便池水冲式厕所。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开展了全村厕所改造,共改造厕所148座,厕改率达99.8%,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秘涧村农村厕改工作走在了沁阳市的前列,被该市评为厕改先进示范村。
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筹资60万元,不仅扩宽硬化了4300平方米的村里道路,还装上了60多盏路灯,将卫生死角美化成小游园,路边的绿色植物使秘涧村生机盎然,引得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纷纷前来参观,晚上也有外村的群众来到灯火通明的秘涧村健身。
今年70多岁、曾经教过书的村民史淑英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人就是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俺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就是驻村干部和村里党员在群众中开花发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