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为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市民政局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日前,记者在市民政局采访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路径,着力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实行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推动全市社会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了解,市民政局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市本级登记管理各类社会组织347个,其中社会团体184个、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161个、基金会2个;县级登记各类社会组织1251个。按照管理权限规范登记,下放卫生类社会服务机构39个。
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市民政局推行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社会组织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同时,精简审批项目,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结时效,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实施了网上行政审批并制作行政许可流程图、办事指南,方便群众办事。围绕建设阳光政府的目标,将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内容、办事结果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并通过新闻媒介、网上公示、上墙公示等形式予以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政务公开工作打造成服务社会的载体和联系群众的桥梁。
同时,市民政局严格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2018年以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3家会计师事务所为2018年度审计服务机构,进一步规范了审计内容,加强了对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的监管。
为落实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暨法人库项目建设工作,市民政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推行了“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指导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人员使用民政部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信息系统,满足了群众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社会组织信息的需求,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促进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强化信用约束,扩大了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