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贾定兴)“中部促进会购买‘中国福’5万元,小红帽集团购买‘中国福’1万元,河南省社会工作基金会理事长袁峰和郑州运臣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刚捐赠3台空调、20套太阳能路灯,价值2万元……”
12月22日,冬至。这天上午,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群众期待已久的脱贫攻坚系列活动颁奖暨第四届“写家训 画家风”书画展活动如期举行。令大家惊喜的是,村里这次不仅安排了第四届戏剧周,表彰了各类先进典型,还举行了购买村民书写的“中国福”和捐赠活动,收到款物合计13万余元。
“没想到,咱普通群众写一手好字还真能换成钱!马书记这几个活动组织得可真不赖!”67岁的书法爱好者王大勇感慨道。
王大勇说的马书记是省社科联派驻中水寨村第一书记、《人生与伴侣》杂志总编辑马应福。2017年6月,他驻村后,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相继在村里组织开展了四届“立家训 树家风”“写家训 画家风”“志智双扶 文化兴村”书画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卫生标兵户、好媳妇、勤学奋进奖、文艺标兵”评选表彰、中水寨村戏剧周等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极大地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马应福把文化扶贫作为重点,多次邀请专家指导有书画特长的人员,培养了中水寨村省级书协会员7人、市级书协会员23人,带动60余名群众参与书画创作,9人10幅书画作品入展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
近三年来,省直文联、省直书协捐助中水寨村书画作品300余幅支持脱贫攻坚,并授予中水寨村“中原写‘福’第一村”荣誉称号。目前,村里已开始市场化运作,打造“中原写‘福’第一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前不久,中水寨村的“中国福”又进入了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成果展企业家采购“大礼包”。
结合中水寨村实际,马应福先后协调资金30多万元用于村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培养了一个有50余人组成的中水寨村文化艺术团,协调组织了4次厨师、电焊、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400多人次参训,120余人领到了上岗职业资格证书。现在,村里在外上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有30多名,其中包括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文明村。加之政策扶持发展种养加工产业,村里的贫困发生率也由三年前的18%锐减至不足0.5%。
“文化是根是魂,能催生文化产业,能促进乡风文明,更能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希望有了优秀文化的支撑,中水寨村群众能在生活上精神上都早日脱贫致富。”马应福说。